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淮北地区偏大穗型中粳水稻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淮北地区偏大穗型水稻的养分吸收特性,以偏大穗型水稻品种连粳7号和穗数型水稻品种连粳4号(ck)为试验材料,对氮(N)、磷(P)和钾(K)养分吸收和累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每穗总粒数极显著增加,偏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10.97t/hm2)极显著高于穗数型水稻品种(8.46t/hm2);偏大穗型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N、P、K含量均高于穗数型水稻,其中P和K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偏大穗型水稻N、P和K的累积量表现基本一致,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N、P和K的累积量相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拔节期至抽穗期和抽穗期至成熟期N、P和K的累积量偏大穗型水稻品种均显著高于穗数型水稻品种;偏大穗型水稻品种每生产1000kg稻谷所吸收的N、P和K,超高产水稻分别为22.97kg、7.66kg和25.71kg,穗数型水稻品种为25.30kg、8.04kg和28.84kg;偏大穗型水稻对养分吸收具有生育前期低和中后期高的特点,并可提高养分吸收的产谷效率。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本币的升值往往会推动股市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今年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红,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规律.本文引以日元,台币的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来推算人民币升值下,中国未来证券市场的趋势并探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覆膜与无膜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时间维度上以及空间维度上的运移规律,为棉花精准灌溉、无膜棉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作为试验处理,采用5TE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数据,采用Voxler和Surfer等软件对土壤水分网格数据进行时空插值、3D可视化以及切片。【结果】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含量整体高于无膜滴灌处理;垂直方向上,膜下滴灌各不同深度土层间的运移加快,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底层土壤(80~100 cm)水分含量最多,而无膜滴灌各土层间的土壤水分交流不活跃,水分主要集中表层土壤(0~20 cm);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时间维度上,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水分消退速率在滴灌前(6月20日)为3×10-4 m3/(m3·d),6月20日至8月11日(滴灌后)维持在30×10-4 m3/(m3·d),8月11日至8月26日增至30×10-4 m3/(m3·d),8月26日(最后1次滴灌)后降低至30×10-4 m3/(m3·d),而无膜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稳,滴灌前水分消退速率在0.7×10-4 m3/(m3·d),滴灌后为10×10-4 m3/(m3·d)。【结论】覆膜处理能使土壤水分从表层向下运移,底层(80~100 cm)水分最多;而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时间维度上,覆膜处理提高了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使其水分消退速率增加,无膜处理的水分消退速率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莲雾采前管理及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前管理与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关系密切.介绍了莲雾结果树的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采前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莲雾商品生产的采后处理技术,包括果实的适时采收、分级、预冷、保鲜处理等重要环节,为莲雾的商品化生产提供相应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广州、连州、花都、清远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烟粉虱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指导不同种植模式下烟粉虱有效防控。采用琼脂保湿叶片法测定4个地区烟粉虱成虫对供试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广州、连州、花都、清远4个地区烟粉虱对各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差异较大,广州地区烟粉虱对吡虫啉、联苯菊酯及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处于中、高等抗性水平,花都地区烟粉虱对6种杀虫剂均未产生抗药性,连州地区烟粉虱仅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低水平抗药性,对其他5种杀虫剂敏感,清远地区烟粉虱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对其他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水平。不同地区种植模式及用药习惯是影响烟粉虱抗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引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深圳红树林区引种孟加拉国优良速生树种无瓣海桑,均已开花结果,种子千粒重为14.41-14.88g,发芽率为90%-96%,1年生苗高为1.5m左右,海南无瓣海桑5年生平均高为9.2m、平均胸径为12.9cm,分别高出本地优势种海桑39.4%和26.5%,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新型无机铜基杀菌剂王铜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和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王铜.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有效成分进行了确证.根据试样悬浮性和稳定性优化了助剂配方,制备了300 g/L王铜悬浮剂,提出了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对300 g/L王铜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pH、筛析及贮存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及毒性、残留、对环境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等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产品悬浮率达95%以上,pH5.5~6.8,冷、热贮稳定,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产品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杀菌剂不诱发红蜘蛛大猖獗,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方便,是传统杀菌剂"波尔多液"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莲雾叶黄酮类化合物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莲雾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莲雾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10、微波时间25 s、微波功率640W、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1 h;莲雾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高于抗坏血酸,对油脂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表明莲雾叶片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以香蕉Maasr1基因为目的基因,载体pBS为中间载体,pBBB、pBI121为表达载体,分别构建含有Maasr1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DBBB-S-I-A和含有Maasr1基因正义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Bl121-S,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式对构建的该RNAi载体沉默效果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利用中间载体pBS和植物表达载体pBBB成功构建了香蕉Maasr1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BBB-S-I-A;(2)利用载体pBI121成功构建了1个含有Maasr1基因正义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3)构建的RNAi载体pBBB-S-I-A可以抑制Maasr1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沉默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1型ORF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Genbank上公开发表的PCV1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质粒pSK-PCV为模板扩增出PCV1-ORF2基因,插入pMD18-T载体,对筛选出的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同Genbank上发表的PCV1基因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达97%,再与Genbank上发表的PCV2的ORF2基因序列相比较发现PCV1-ORF2和PCV2-ORF2的差异表现在两者在核苷酸序列的2个部位互相存在基因缺失现象。将推导出的PCV1-ORF2的氨基酸序列同PCV2-ORF2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几个功能区相当保守,尤其是N-末端的核定位序列、N-糖基化位点以及酪氨酸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