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药用大麻中的大麻二酚在现代健康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大麻在我国仍是毒品管制植物。目前,全球范围内,美国、加拿大等51个国家和地区医药行业的大麻应用已实现合法化。我国云南、黑龙江、吉林等省也正在稳步推进药用大麻产业。结合省情,从栽培历史与自然环境、治安环境、经济资本、市场需求、政策支撑等方面,对在浙江发展药用大麻产业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就药用大麻产业发展,提出由政府主导建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由公安部门主导完善监管体系、由立法部门完善政策法规、科研先行的对策前瞻。  相似文献   
2.
应用早稻秸秆全量还田和连作晚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当前发展新型农作制度和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措施。此研究对早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连作晚稻手移栽、机插和抛秧3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作晚稻手移栽栽培方式产量最高,机插次之,抛秧的产量最低。但手移栽栽培方式的产量与机插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抛秧栽培方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手移栽处理相比,机插处理抽穗期、成熟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含量均相近,且手移栽与机插栽培方式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抛秧。秸秆还田降低了3种稻作方式的有效分蘖数,抛秧处理的差异最大。此外,与手移栽和抛秧相比,机插栽培方式显著节本省工。综合来看,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表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是浙江省双季稻区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接种我国大豆产区主要流行SMV株系SC-3及SC-7和SCN 1号生理小种的条件下,对新育成的参加2004~2007年围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试的品种分别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抗SMV鉴定的334个品种中,对SC-3抗性较好(高抗和抗病)的品种数有148个,占参试品种数的44.31%;对SC-7抗性较好的有71个,占参试品种数的21.26%.同时对2个株系抗性表现较好的有55个,占参试品种数的16.47%.这些抗性较好的品种既町用于大豆生产,也可作为抗源用于抗病品种选育和与抗性相关的研究.研究还显示,来自于西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的参试品种一般抗性较好.抗SCN鉴定的193个大豆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25个,占12.92%.汾9877.10、邯601、蒙9793-1、沧豆九号等7个品种兼抗sMV和scN 2种病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浸种处理对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钱优1号杂交稻种子为试材,通过不同间歇浸种(A1:浸种12 h,晾干12 h,再浸种12 h;A2:直接浸种36 h;A3:浸种8 h,晾干4 h,重复3次)结合药剂浸种处理(B1:清水浸种;B2:0.33%强氯精浸种)后,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成苗率。结果表明:采用0.33%的强氯精浸种结合浸种12 h、晾干12 h、再浸种12 h的间歇浸种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杂交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5.
金衢地区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搭配与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目前金衢地区双季稻生产存在的早晚稻生育期衔接矛盾、早晚稻适宜高产主栽品种不突出以及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种植问题,通过开展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研究,探讨适宜金衢地区的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结构和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早稻‘中嘉早17’直播搭配晚稻‘甬优15’手插模式的周年产量最高,达到18175.5 kg/hm2,周年效益达19519.5元/hm2;早稻采用‘中嘉早17’直播搭配‘甬优15’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28584.0 kg/hm2,周年效益为14854.5元/hm2;早稻采用‘株两优609’直播搭配晚稻‘钱优0506’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15549.0 kg/hm2,周年效益为16867.5元/hm2。金衢地区种粮大户早稻采用直播方式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株两优609’或‘金早09’等,搭配机插晚稻‘甬优15’或‘钱优0506’;大户选用双季机插模式,早稻可选择‘中嘉早17’等中、迟熟品种,搭配‘甬优15’或‘钱优0506’等品种,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又可合理安排播插和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对“美丽农业、美好生活、绿色生态”要求和“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种植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对好吃、好看、好效益等美好作物的种植需求日益增加,积极将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的种植推广引入到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稳定基本农田、促进增收、带动旅游、开拓三产的重要应用意义。同时,正视发展美好作物种植的优势,与研究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向日葵、小杂粮、兼用型甘蓝等在品种、栽培技术、搭配样板、机械化种植方面的实施对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浙江特色美好作物种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指出浙江种植美好作物的优劣势,并提出浙江省内种植的应对策略与合作实施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用作纤维制品,还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但大麻的品种评价和鉴定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本研究通过对30个地方或栽培品种的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并开展系统发育、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及指纹图谱构建等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38 963 175个SNP位点和3 629 262个Indel位点,其中SNP变异在全基因组上均匀分布。主成分分析中,栽培品种聚类PC1和PC2左下角,相比地方中品系散落在坐标系不同的位置,说明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接近。此外,栽培品种衰减速度更慢,栽培品系经历了强烈的人工选择。进一步发现,工业大麻的10条染色体上约有3.56%的位点存在受到人工选择的可能,并在5号染色体鉴定出一个显著分化的位点,此位点受到了强烈的人工选择。根据SNP标记的多样性、杂合度及连锁不平衡等指标,筛选出1 008个独立SNP,其等位基因频率在0.2~0.5之间,这些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相对均匀,且遗传频率适中,能够很好代表整个工业大麻基因组的变异,表明这些SNP适宜绘制了工业大麻品种特异指纹图谱。本研究结果对品种的高效鉴定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杂交籼稻新组合内5优8015的耐肥抗倒性,提出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内5优8015在齐穗期后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5优8015纯氮总施用量为187.5和225.0 kg/hm2处理的产量结构较优,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施氮量187.5 kg/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适宜、叶片功能期和光合生产能力较优,植株抗倒性强.内5优8015在生产中以施氮量187.5 kg/hm2为最佳,既可降低氮素用量,又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微量元素硒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人体和动物所需的硒主要由植物从环境中摄取。本文对水稻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硒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富硒水稻种质的鉴定与创新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水稻硒含量的遗传机理及生物强化育种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赤豆地方种质资源株高、叶形、荚形、粒形、粒色等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沈坎头赤豆1单株产量表现最高,为54.41 g,单株荚数46.6个,单荚粒数9粒,植株直立,农艺性状表现均较好,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