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137Cs-γ辐射剂量0~700 Gy对4个籼型、6个粳(糯)型水稻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不同类型的不同品种发芽情况出现差异,籼型品种金早47、中早39、浙香银针的半致死剂量为600 Gy左右;粳型品种秀水134、秀水519、浙沣糯188、浙糯106、浙粳96、宁81的致死剂量为700 Gy左右.辐照剂量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且粳型品种比籼型品种敏感.  相似文献   
3.
以肉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N、P、K不同配比对肉桂容器苗苗高、地径、叶片数以及叶面积、主根长、根尖数、根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对肉桂容器苗早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NP肥对苗高、地径、叶数、叶面积及根生物量等影响较显著,分别是对照的126.0%、128.3%、138.6%、210.2%、147.4%;K肥对根系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根长、根尖数分别比对照高34.9%、47.4%。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三农”领域中也呈现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个统筹”的战略目标,其中把统筹呈现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6.
一、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方奶牛乳房炎多发生于哺乳期,是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中兽医称之为乳痈。预防该病应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合理饲养,提高其抗病力。治疗该病可用以下各方。方一:栝楼60g,牛蒡子、蒲公英、  相似文献   
7.
一、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方 奶牛乳房炎多发生于哺乳期,是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中兽医称之为乳痈.  相似文献   
8.
哈密瓜内生细菌菌群密度及分布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哈密瓜植株组织中的内生细菌,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环境、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的哈密瓜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菌群密度的动态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内生细菌的菌群密度有较大差异.抗病品种中的内生细菌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哈密瓜各组织中,种子的内生细菌最多,其次为根,再次为茎、叶片、叶柄,果实中最少.在不同生长阶段,随着哈密瓜生育期的延长,内生细菌数量变化呈"高-低-高"的变化特点,即从苗期到花期,植株内生细菌总量下降,至成熟期数量显著增加的特点.对所分离的内生细菌进行菌群分析表明,哈密瓜内生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葡萄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黄色单胞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等,其中芽孢杆菌属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所分离的哈密瓜品种中都是优势菌群,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4.58%;但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哈密瓜品种和种植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种子中类群最少,随着植株生长,类群增加.  相似文献   
9.
介绍提高苹果果品质量及效益的技术措施,包括优化品种和品系构成、科学修剪、土壤改良和精细花果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果农生产。  相似文献   
10.
BoLA-DRB3基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基因家族中的Ⅱ类基因,它是该基因家族中最主要的功能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与免疫应答,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其第2外显子是编码抗原的主要功能区。本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3个群体的DRB3基因第2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检测到A、B和C 3个等位基因,出现6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鲁西牛和晋南牛在该酶切位点均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南阳牛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结合测序,结果显示在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54、155、156和157位的碱基产生突变使得产生HaeⅢ酶切多态。序列比对后发现有13.70%的核苷酸发生突变,相对应有14.61%的氨基酸发生了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