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0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是我国龙眼生产的北缘地区,在龙眼生产上处于晚熟地域,发展晚熟品种可充分发挥品种与地域优势。近年来,福建发展晚熟与特晚熟龙眼得到果农与各级部门的重视;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栽培技术又趋于相对密植。为此,笔者2003年进行了特晚熟龙眼“立冬本”不同密植试验,以期得出“立冬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长、结果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早钟6号是福建省目前主栽的最早熟的枇杷品种,每年第二季度的工作主要是果实采收及采后管理。第二季度中各月的农时为:4月的清明-谷雨、5月的立夏-小满、6月的芒种-夏至,枇杷的物候期主要是:果实成熟期(4月上旬),春梢生长期,夏梢抽生期,夏梢生长期。第二季度栽培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采收、提高果实好果率。加强肥水与树体管理。5月是枇杷采收后的第一个月,此时的管理对第二年的结果影响极大,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中华猕猴桃经吡效隆浸果的效应陈长忠,潘林娜(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350013)近十余年,我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发展迅速,其果实大小已成为直接影响商品价值的主要问题。经栽培研究发现,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内种子数与果实重量成正比。已知利用植物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莲雾果实品质不稳定和冬季低温寒害是生产上的两大问题,筛选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以便开展莲雾品质形成和低温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研究。【方法】以‘紫红’‘黑珍珠’‘翡翠’3个莲雾品种为材料,利用qRT-PCR检测7个候选内参基因ACT-7、GAPDH、UBQ、α-TUB、CYP20-1、EF-2和APRT-5在果实发育和低温胁迫时的表达水平,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进行基因稳定性评价。【结果】不同软件分析结果不同,geNorm、NormFinder和RefFinder结果相似,果肉发育过程、果皮发育过程、低温胁迫下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是ACT-7、α-TUB和CYP20-1,BestKeeper则显示UBQ为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用筛选的内参基因α-TUB和UBQ分析莲雾花青苷合成途径中F3H基因的表达,2者表达规律较一致。【结论】莲雾果肉发育过程、果皮发育过程、低温胁迫下最适的内参基因数分别为4个(ACT-7、GAPDH、UBQ、α-TUB)、2个(α-TUB、UBQ)和2个(CYP20-1、UBQ)。  相似文献   
5.
疏花疏果对中华猕猴桃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中华猕猴桃顶花果实重量极显著高于侧花果实。疏除侧蕾和侧果能显著提高大果率,并显著提高产量。长势中等、处于盛果期的猕猴桃,单株最佳负载量宜留果401~600个。  相似文献   
6.
 对早钟6号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和果肉、果核的干物质变化动态及溶质的需求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花果形以长椭圆形为主,晚花果形以近圆形为主;在果实发育初期和后期果肉溶质的积累高于果核,而果实发育中期则以果核积累溶质为主;果实成熟时果肉、果核干重均达到最高值;肥料的最大效益期在花后60~150d。  相似文献   
7.
莲雾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Bl.)Merr. et Perry]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87 538条Unigene。利用MISA软件搜索1 kb以上的21 153条Unigene,共检测出11 641个SSR位点,分布于8 115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55.03%,平均分布距离为4.08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43.44%、30.98%和24.38%。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26.99%,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CCG/CGG为主。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25 734对SSR引物。从94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35对引物,对30个莲雾种质进行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25对(占71.43%)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30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莲雾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可为莲雾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猕猴桃目前还没有一个主栽品种,迫切要求选育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优质、高产、耐贮藏的优良品种,为此从1992年起,我们进行猕猴桃品种选育工作,并对与雌株花期相配的雄性株进行选育。材料与方法采用引种、选种的常规方法,建立品种试验园进行品种比较选择试验。品种试验园分别设在宁化泉上华侨农场,省果树所品种国和明溪县雪峰农场。结果与成效(一)1992年度品种选育1992年入选的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见表1。表1测定7个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1992年)从结果可以看出,武植3号、泉一19、泉一20和泉一25既有较标准hU果形,…  相似文献   
9.
闽北山多地广,气候冷凉,具有潜在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农业综合开发,适当扩大落叶果树面积,改善果树品种结构,促进农村规模经营和剩余劳力的转移,是可行的也是明智的。现就闽北山区发展落叶果树提出一些思考和管见。一、闽北山区的资源与优势闽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65-2%为低山或丘陵,宜果丘陵山地近13万hm2,坡度平缓,以黄、红壤为主,大多数土层厚达80~100cm,有机质含量为2%~3%,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占90%左右;光照好,温度适宜,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多…  相似文献   
10.
第一季度农时为1月(小寒~大寒)、2月(立春~雨水)、3月(惊蛰~春分),这一阶段早钟6号枇杷物候期主要是:果实迅速生长期(1~2月)、果实成熟期、春梢抽生期、春梢生长期,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果实病害的发生,提高好果率,防冻、防涝。此外,1~3月是枇杷小苗定植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