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还田秸秆腐解不及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下茬作物生长,但长期秸秆还田是否能富集秸秆腐解微生物从而促进秸秆进一步降解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依托江苏省典型稻麦轮作种植区的长期秸秆还田试验(10 a),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秸秆还田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最后通过秸秆埋盆试验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小麦秸秆的降解潜力。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土壤相比,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pH而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磷和总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3%、24%和2%。此外,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秸秆还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优势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25%,SchizotheciumSarocladiumGibberellaRhizophlyctisCryptococcusLindtneriaMyrothecium等潜在秸秆降解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增幅为2.5~132.3倍。秸秆还田土壤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效率高于对照土壤,增幅达37%,冗余分析表明这一结果与秸秆还田对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的富集作用有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麦轮作体系下长期秸秆还田可通过提高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丰度促进秸秆降解。  相似文献   
3.
明确83.2%滴丁·乙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玉米的安全性,确定适合剂量。  相似文献   
4.
1甘葵三号的来源甘葵三号(原代号9702)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以黑龙江省地方品种黑老鸹嘴为母本,以该所选育的食用型品种8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食用型向日葵,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无分枝、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商品性好,适于炒货。通过2002~2003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85kg,比对照品种甘葵一号增产14%以上。该品种株高246cm,茎粗2.7cm,叶数33片左右,无分枝。花粉量大,亲和力好,结实率高,粒型锥形,百粒重17.7g;籽仁蛋…  相似文献   
5.
应用结果表明:科丰牌大豆黄萎叶喷剂在苗期,不同用量防治效果均很明显,喷后二天叶片转录,3-5天田间已不再发黄,10天黄萎症状基本消失。667m^2用量150g防治效果最好,增产大豆63.3kg,增产37.8%。  相似文献   
6.
阿勒泰地区种子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能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要求。但经营环节存在一定问题,应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扶优扶强,促进阿勒泰地区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甘南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5万亩左右,产量600000吨.玉米是高产作物,如何发挥其最大增产潜力,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县种玉米常规施肥亩施纯N8公斤,P2054.5公斤,K203.5公斤.施肥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导致农作物抗逆能力、农产品品质和耕地质量下隆.因此,本站于2008年春种开展了玉米校正试验,为了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减少配方肥大面积应用的风险,验证和完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为提升优质玉米的产量、品质及食用安全性,其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52%烟嘧磺隆·莠去津防除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用量的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田一午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苹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生长的安全性,确定合适剂量及使用方法,为产品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南县测土配方施肥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甘南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甘南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0万亩左右,产量550000吨。据调查,本县种玉米常规施肥亩施纯N3.5kg.P2052.5公斤,氧化钾3公斤。施肥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导致农作物抗逆能力、农产品品质和耕地质量下降。因此,本站于2007年春种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小区试验,为了调查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等配方施肥基本参数,建立不同施肥区域玉米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