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中选取2~3年生、具有代表性的植株83丛,对其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差异性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茎长、茎节数、节距、茎粗、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的变幅分别为5.0~30.3cm、7.5~27个、0.44~1.75cm、2.44~6.84mm、2.3~6.9cm、0.7~1.97cm,叶形指数变幅为2.3~4.9,叶面积变幅为2.0~11cm2;各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在18.8%~44.0%之间。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在铁皮石斛资源筛选与遗传改良时,应根据育种目标对表型性状进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广东抗青枯病烟草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烟叶主产区,采用广东烟区分离的中等致病力青枯菌灌根接种方法,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对 65 份烟草资源进行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从参试材料中,筛选出高抗青枯病的资源7 份,分别为OX2028、岩烟 97、CO176、C151、大叶密合、NC95、K730,病情指数在10.83~22.78 之间,其中大叶密合为广东地方晒烟品种;中抗青 枯病的资源10 份,分别为RG-8、G28、K399、CO139 、K326(系选)、中烟14、K346、RG-22、RG11、R-158,其病情指数在 30.97~49.44 之间。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春季对83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繁种更新,其中烤烟45份晒烟38份,参试种质完成了主要特征特性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68份种质种子发芽率符合入库要求;参试种质间生育期、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等差异较大,生育期变异系数为5.7%~16.9%,依次为移栽至现蕾天数>移栽至中心花开放天数>全生育期>苗龄,全生育期最长为红大11(192.0 d),最短为江油烟(149.0 d);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6.4%~27.1%,依次为叶数>节距>茎叶角度>株高>叶宽>花冠直径>花萼长度>叶长>茎围>主侧脉夹角>花冠长度;田间自然发病以普通烟草花叶病(TMV)最严重,青枯病次之,黄瓜花叶病(CMV)、黑胫病、马铃薯Y病(PVY)零星发生,广杂87、黑叶一号、鹤山中南、奀种牛利等种质自然发病率为零.  相似文献   
4.
绿原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虫害、抗寒及其他逆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药理功能,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紫外光与辐射、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食品原料、化工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和烟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们均是茄科植物的重要种类,也是绿原酸的重要来源,其果实或营养器官中的绿原酸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且绿原酸合成代谢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茄科作物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绿原酸在以上 5 种茄科作物中的含量情况、绿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转录调控分子机制,以及基因型差异、环境因素、栽培措施等因素对茄科作物绿原酸含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茄科作物绿原酸开发利用、高绿原酸茄科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以及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烤烟烤后中部烟叶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选用K326、NC89、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4个品种,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Griffing方法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P1、P2、F1和F2等4个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主要受细胞核效应的影响,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翠碧一号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正向效应,K326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负向效应;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主基因遗传率(h_(mg)~2)为49.53%。  相似文献   
6.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奈安与腐植酸配施对烤烟生长及品质提升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土壤有效态镉(Cd)和烟叶Cd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Cd轻度污染农田烤烟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共设4个处理[T1:不施腐植酸和奈安(CK),T2:单施奈安(1.2 g a.i/ha),T3:单施腐植酸(750 kg/ha),T4:奈安(1.2 g a.i/ha)+腐植酸(750 kg/ha)配施]。于烤烟移栽90 d后调查烤烟植株农艺性状,移栽100 d后取植株样品测定烟叶产量、化学品质和Cd含量,烟叶采收结束后取5~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Cd含量及土壤pH。【结果】与T1(CK)处理相比,T2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5.99%(P< 0.05,下同),烟碱含量显著降低11.92%;T3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7.00%,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9.11%、12.65%、21.19%和9.87%;T4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14.70%,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3.36%、16.41%、13.25%和13.73%,而烟碱含量显著下降16.89%,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最佳。施用腐植酸(T3处理和T4处理)能显著降低烟叶Cd含量,较T1(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0.96和1.22 mg/kg,消减率为35.80%~46.51%,烟叶Cd富集系数从8.22降至5.27~5.90,有效减轻烟叶对Cd的富集作用;施用腐植酸(T3处理和T4处理)还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11.95%~14.64%),并使土壤pH分别升高0.50和0.5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烟叶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Cd和烟叶Cd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奈安与腐植酸配施对提升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能消减阻控烟叶对Cd的富集,可作为植烟区Cd轻度污染农田进行烤烟安全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繁种用烟草绿原酸、芦丁、茄尼醇等重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为烟草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7份繁种用烟草种质资源成熟期叶片中绿原酸、芦丁、茄尼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1260色谱仪,色谱柱为VP-ODS,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器为1260 VWD.[结果]6种绿原酸异构体中,以绿原酸含量最高,在17份种质资源中均有检测到,且以S16打宾柳叶烟晒烟最高,其次是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含量,而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与前3种异构体相比,总体偏低;芦丁含量以NC347烤烟最高(46.456 g/kg),其次是S19大肩叶(7.782 g/kg)和S17大都青梗晒烟(6.250 g/kg),云烟87烤烟最低(1.206 g/kg);茄尼醇含量以NC347烤烟最高(44.913 g/kg),其次是K326烤烟(11.140 g/kg)、S17大都青梗晒烟(9.844 g/kg),黄坑7号-1烤烟最低(2.793 g/kg).[结论]17份烟草种质资源中芦丁和茄尼醇的含量与绿原酸相比总体较高,且均以NC347烤烟最高.6种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是绿原酸,且以S16打宾柳叶烟晒烟最高.各繁种用烟草种质资源在现蕾后未打顶,这可能对绿原酸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烟草是研究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理想材料。鉴定烟草抗病基因及其同源物对揭示抗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公共数据库不断增长的EST序列为烟草表达RGA的鉴定提供丰富的数据。本研究通过拼接GenBank收录的412 325条烟草EST序列,获得149 606条Uni-EST序列。随后利用已克隆的112个植物R基因蛋白序列对其扫描,检测出1113个NtRGA,其中有273、546、53、102和30个分别包含NBS-LRR、LRR-PK、LRR、PK和Mlo结构域,另有109个未检测到结构域。通过序列比对将1071个NtRGA定位于N. benthamiana基因组712个位点上。经搜索,从72个NtRGA中检测出78个SSR,根据其侧翼序列设计64对引物。54对成功从烟草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清晰条带,9对在24个普通烟草品种间检测出多态性,检出等位基因数2~4个,平均2.56个;41对在6个烟草种间检测出多态性,检出等位基因数2~4个,平均2.61个。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韶关生态烟区的烤烟品种,采用大田比较试验,研究了8个外引烤烟品种在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K326’相比,‘FJ312’、‘闽烟7号’和‘云烟87’综合表现突出,其株高在78.0~108.5 cm间,最大叶面积在1167.41~1454.26 cm2;产量在1727.05~2178.67 kg/hm2间,较对照‘K326’显著提高20.83%~52.43%,产值在43368.90~58946.13元/hm2间,较对照‘K326’显著提高29.68%~76.26%;三者的抗病性、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优于对照‘K326’,其中‘FJ312’和‘闽烟7号’的抗病性最强,其烟草花叶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发生率为0。总的来说,‘FJ312’、‘闽烟7号’和‘云烟87’在韶关烟区适应性较好,可作为当地的后备烤烟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