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常年种植面积7 000多万亩,总产200亿公斤以上,其中商品麦约50亿公斤.过去由于主要是为了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育种者长期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品质的同步改良,致使目前我省生产上利用的主栽品种加工品质普遍较差,无法直接用来加工高档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相当多的品种甚至做不出好的馒头和面条.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小麦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产品品质差,外销困难,库存小麦大量积压,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国家又不得不耗费巨额资金,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小麦或专用面粉.因此,认真分析我省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我们调整思路、改变我省优质麦生产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烯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对小麦的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具有抑制作用,对出苗后麦苗的伸长、苗期根系的数量和伸长等影响较小。试验条件下,烯唑醇种衣剂在有效剂量不大于0.04 g/kg种子时,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影响较小;在有效剂量为0.06 g/kg种子时,对出苗率影响不大,开始出苗时间推迟1 d,终止出苗时间推迟2 d;在有效剂量大于0.06 g/kg种子时,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开始出苗时间推迟1~2 d,终止出苗时间推迟2~3 d,出苗率降低18.5%~35.7%。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后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用药剂量越大,与对照相比苗高相差越多,播种后10 d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相比降低13.1%~45.8%;播种后15 d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相比降低8.6%~28.2%,但播种后10~15 d,所有处理苗高增长幅度均在6.1~6.8 cm,差异并不明显。烯唑醇种衣剂包衣播种后10 d各处理的平均根数4.6~4.9条,平均根长11.9~13.4 cm;播种后15 d各处理的平均根数4.9~5.2条,平均根长20.5~22.8 cm,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实际应用中,烯唑醇种衣剂有效剂量应小于0.06 g/kg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南省沿黄稻麦轮作区近年土壤培肥和水肥运筹中的问题,提出实现稻麦持续均衡高产应采取的技术对策:(1)对症下药,消除障碍稻麦生育的主要土壤因子,培育持续均衡高产所必需的土壤;(2)组装现有土肥成果,配合稻麦栽培、植保等相关学科,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3)开展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与均衡高产施肥和节水管理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科技是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农业领域也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科技奖励。文章对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领域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最佳用药量,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郑麦366为试验品种,以600g.L-1吡虫啉和12.5%烯唑醇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1∶50、1∶60、1∶70)处理,研究不同剂量的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对小麦发芽、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用药剂量越大,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越好。在防治蚜虫方面,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防效分别为85.61%~97.71%和80.15%~93.38%,与对照药剂600g.L-1吡虫啉FS1∶300包衣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在蚜虫发生前期和中后期防效分别为91.32%~94.91%和74.88%~83.27%,其中中后期防效显著低于药种比1∶50、1∶60和对照药剂处理。在防治纹枯病和枯白穗方面,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分别为76.91%~86.64%和78.29%,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WP 1∶1500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60时的防效分别为69.14%~80.87%和72.68%,显著低于药种比1∶50包衣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分别为60.75%~78.35%和64.43%,显著低于药种比1∶50、1∶60和对照药剂。以上结果说明,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  相似文献   
6.
7.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农业部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而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创新基地的实施方案,认真分析了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区域布局,并结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运行实际,进一步提出了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兼顾综合,加强协作、发挥合力,增加投入、提供支撑,专家负责、模式推进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创新基地建设和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承担着区域内农业科技发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艰巨任务。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实践及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剖析了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成效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建立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提升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