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给淮稻13号大面积推广提供高产栽培技术支撑,2010~2011年进行了淮稻13号不同播种期、不同播量、不同施氮量(240、270、300、330、360 kg·hm-2)与前后期施氮比例(7∶3、6∶4、5∶5、4∶6)对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淮稻13号在5月10日、5月15日播种的水稻成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均较高,播种期过早或推迟均会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产生不利影响;秧田播量宜控制在450 kg·hm-2内,秧苗各项指标均达壮秧标准;施纯氮在330 kg·hm-2以内时,随单位面积施氮量增加,高峰苗、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总颖花量增加;施纯氮超过330 kg·hm-2,品种发生倒伏,结实率大幅度下降,产量降低.在相同施氮肥水平下,高峰苗、有效穗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而增加,成穗率、每穗颖花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产量以基蘖肥∶穗肥为6∶4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粳稻淮稻13号的育种与推广分析与总结,结合淮稻13号近几年在区试和大面积生产的表现,探讨了今后粳稻优质高产育种与推广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