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6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减产、品质差等问题,特选择10%科佳悬浮剂等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其中10%科佳和72%克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显著,其次是抑快净和杀毒矾,再次是副帅得和可杀得。  相似文献   
2.
历经4年试验与生产示范,摸清了辽优2016在黄海地区的栽培特性.辽优2016有效穗320万~365万穗/hm2、单产11.9~12.2 t/hm2的配套技术为:钵盘培育壮秧、大垄双行稀植早插、减氮保磷增钾补锌、间歇湿润灌溉、适时晾晒和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时在不同时期施用草木灰,发现草木灰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效果明显,尤其以用草木灰作底肥在移栽时施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1194.5 kg,比对照增产46.6%.结果表明: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中,早使用草木灰,一方面能提供植株所需钾素和磷素等养分;另一方面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从而增加产量,降低烂薯率,种薯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杂交粳稻辽优2016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包括:(1)合理安排花期,搞好花期调节:(2)利用插秧机插母本,合理布局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3)提早预测花期,保证花期相遇;(4)适时、适量喷施激素辅之割叶;(5)做好人工辅助赶粉;(6)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7)防杂保纯。  相似文献   
5.
历经8a试验与生产示范,掌握了辽优2006在黄海稻区的栽培特性。有效穗300万~345万穗/hm2、单产11.0~11.1t/hm2的配套栽培技术为:钵盘培育壮秧,大垄双行稀植早插,减氮保磷增钾补锌,间歇湿润灌溉,适时晾晒和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菊苣为菊科菊苣属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八十年代引进我国。菊苣是两年牛作物。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盛期、肉质根膨大期。第二年为生殖生长,抽莓、开花、结实。其肉质根,长而粗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年在辽宁滨海稻区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的特征特性,在栽培上提出建立以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提高结实率为中心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有: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根据不同组合类型,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科学管理水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割.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不同密度下玉米通透栽培与常规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通透栽培模式和普通栽培模式对极早熟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密植通透栽培模式明显优于普通栽培模式,表现为保苗数增加,生育期提前,抗倒伏能力增强,出子率增加,百粒重较高,产量差异显著。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最大,相差1032.75kg/hm2。通过试验表明,在极早熟玉米栽培中,同一品种的栽培密度通透栽培应较普通栽培密度增加7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辽优9573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用粳稻BT型不育系辽95A与粳稻恢复系C73配制的中晚熟杂交粳稻新组合,2009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辽优9573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