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爱华  宫志远 《食用菌》1994,16(2):23-24
为开发利用农村中丰富的麦秸资源,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麦秸栽培草菇的研究,每百公斤麦秸平均产鲜菇在30kg左右,高者达37kg。现将高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及菌龄 经引种试验,台湾草菇、V_(35)及GV_(34)三个菌株均为适合麦秸栽培的良种,尤以GV_(34)表现最好,适应性广,出菇快,产量高。由于草菇菌丝生长快,易衰老和自溶,所以栽培时一定要选用菌丝健壮、菌龄较短(略带少量砖红色厚垣孢子)的优质栽培种,掌握菌龄在20天以内,超过20天的老菌种尽量不用。 (二)培养料配方及原料处理 原种及栽培种配方选用棉子壳100kg,麸皮5~10kg,尿素200g,磷肥500g,糖1Kg,石灰2kg,水140kg左右,装瓶或装袋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到日本的所有食品和农产品残留的农业化学品实行新的监测标准,这是日本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管理而制定的。这项新制度的实施,再次提高了各种蔬菜包括菠菜农业化学品残留限制。我们只有进一步提高菠菜生产技术,才能跨越出口高门槛,保持我国菠菜出口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草菇是人工栽培生长最快的高温型菇类,但产量低且不稳定.以稻草、棉籽壳为原料的,生物效率分别为10~15%和25%左右.为探索草菇的增产潜力,我们自1984年以来,用棉籽壳作原料,以筛选菌种入手,改进栽培技术,平均生物效率达40%.一、材料和方法(一)菌种与配料菌种有V_(23)、V_(20),引自广州微生物所;北京种,引自北农大;武昌种,引自武昌县微生物站.母种用PDA 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农机注册登记和新办驾驶操作证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随之相应的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规范的管理这些档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针对这些,我们要建立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制度,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组织培训学习,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提高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草菇又称中国蘑菇、苞脚菇、兰花菇和贡菇。在世界食用菌中它的产量仅次于蘑菇、香菇,居第三位。草菇原产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栽培地区是中国、日本、香港和东南亚国家,非洲也有少量栽培,我国的闽、粤、两湖、台湾等省大量栽培。历来以稻草为培养料,每百斤料产鲜菇10斤左右,近年华北主要棉产区利用棉籽壳栽培草菇,单产高于稻草一倍以上,效果很好。我省除产棉区外,花生也是我省的优势,不论种植面积或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能否利用花生壳栽培草菇,尚未见到研究报导,今年我们进行了这个项目的试  相似文献   
7.
对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效果非常显著,施药后15 d后,虫口减退率平均达91.6%,虫口密度平均仅为0.15头/百叶,且对林间害虫的天敌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草菇栽培我国南方大都以稻草作为栽培原料,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草菇产量和充分利用我省农付产品下脚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棉籽壳、麦杆、花生壳、稻草等不同原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栽培料中,以棉籽壳栽培草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10.
<正> 山楂红蜘蛛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目前果树多为个体管理,药械不足,且树体高大,不易防治.如何应用简单易行,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2年试用氧化乐果涂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涂茎的优点1、增强药效,延长残效.利用氧化乐果涂茎,药液可以随树液的流动均均地输送到树体的各个部位,避免了树体高大喷药不均匀和树冠内膛、树冠顶部喷不到药液的现象,提高了杀虫效率.如用10%的氧化乐果涂药后三天调查,虫口密度减退89.4%,不施药的则是原虫口密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