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胶囊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衰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胃给与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CRF)模型,造模后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予益肾降浊胶囊。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h尿量、24h尿蛋白含量,称取大鼠体质量、肾重并计算肾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生长构建期间生长状态明显变差,体重增长缓慢。与CRF模型组大鼠相比,益肾降浊胶囊给药组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大鼠血清中Scr、BUN及尿液中24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肾脏组织结构的紊乱、肾小球固缩,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益肾降浊胶囊能够有效的治疗腺嘌呤所致的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大鼠膜性肾病诱发慢性肾衰后,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肾衰宁组、益肾降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定时定量灌胃给予药物,空白对照组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的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过益肾降浊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显著降低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病理结果显示,益肾降浊胶囊可缓解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小球硬化及炎性细胞浸润。益肾降浊胶囊能够有效的增加CRF大鼠的肾脏组织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益肾降浊胶囊能够有效的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 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后分别灌胃给予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药盐酸氨基葡萄糖(0.13g/kg),每日1次,连续4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每周测定大鼠膝关节肿胀度。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膝关节灌洗液中IL-1β、IL-6、TNF-ɑ含量,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GAGs)含量。结果实验期间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显著肿胀(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灌洗液中IL-1β、IL-6、TNF-ɑ的含量(P<0.01),显著增加关节滑膜组织中GAGs含量(P<0.01)。结论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膝关节灌洗液中IL-1β、IL-6、TNF-ɑ的水平和增加关节滑膜组织中GAGs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4%碘乙酸钠溶液0.1 ml,连续注射7天,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后分别灌胃给予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对照双醋瑞因胶囊(8.0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实验期间每周测定大鼠膝关节肿胀度。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膝关节灌洗液中NO、PGE-2含量,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结果实验期间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显著肿胀(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灌洗液中NO、PGE-2含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P0.01)明显降低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P0.05)。结论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膝关节灌洗液及血清中NO、PGE-2、IL-1β、TNF-α水平及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尿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每3日注射1次,共4次,建立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造模后1h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稳尿胶囊高、中、低剂量(1.35、2.7、5.4mg/kg)和阳性对照托特罗定片(0.5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2h后检测大鼠尿流动力学参数(排尿压峰值,排尿基础压力,排尿间隔时间),测量膀胱剩余尿量。实验结束后称量膀胱湿重,计算膀胱指数。测量血清中NGF含量,测量膀胱组织上清液中SOD、MDA、IL-1β含量。结果实验期间造模大鼠体重减轻,毛发脱落,口鼻出血,精神萎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缩短、排尿压峰值降低、膀胱剩余尿量增多、膀胱指数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内NGF、MDA、IL-1β含量增加(P0.01,P0.05),SOD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稳尿胶囊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升高排尿压峰值、使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降低膀胱指数(P0.05),降低体内NGF、MDA、IL-1β含量(P0.01,P0.05),显著升高SOD含量(P0.01)。结论稳尿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及降低体内NGF、MDA、IL-1β含量及增加SOD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紫苏黑木耳乳制备工艺。方法对紫苏黑木耳乳配方中黑木耳多糖与紫苏子油用量配比、多糖粉粒度以及助悬剂的用量进行了实验考察。结果确定紫苏黑木耳乳制备工艺为:将蜂蜡加入到紫苏子油中,于60℃加热熔融,放冷备用。黑木耳提取多糖,粉碎成能过120目筛的细粉,加入到上述冷却的紫苏子油蜂蜡的混合液中,充分混匀,用胶体磨均质乳化。结论紫苏黑木耳乳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紫苏黑木耳乳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稳尿胶囊对BOO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BOO模型组14只,阳性对照托特罗定(0.5mg/kg)组10只,稳尿胶囊高、中、低剂量(5.4、2.7、1.35mg/kg)组各10只。采用膀胱梗阻(BOO)模型复制膀胱过度活动症,造模的同时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末次给药2h后行膀胱造瘘术测定大鼠尿流动力学参数,记录PT及MP,收集UV及RV,计算TUV,收集尿液上清测定尿液NGF。取膀胱组织并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称膀胱湿重,计算膀胱指数。取膀胱组织上清液测定IL-1β、SOD、MDA含量。结果 BOO模型大鼠的MP升高,膀胱湿重、膀胱指数升高(P0.01),RV增多,UV降低(P0.01);膀胱组织发生明显病变。尿液NGF、膀胱组织上清液IL-1β、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稳尿胶囊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MP下降,RV减少、UV增多(P0.01),膀胱湿重及膀胱指数减小(P0.01),膀胱病变程度减轻。尿液NGF、膀胱组织上清液IL-1β、MDA含量下降,SOD含量升高(P0.01,P0.05)。结论稳尿胶囊可以改善BOO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膀胱尿流动力学参数、减少膀胱刺激因素、降低膀胱氧化损伤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