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一般亩产500kg以上,适宜在辽宁、河北、山西榆次、甘肃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高粱新杂交种锦杂 1 0 0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1 995年以外引不育系 70 5 0A(引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为母本 ,以自选恢复系 95 4 4为父本组配的组合。该组合于 1 996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 ,1 997年参加全省区域预备试验 ,1 998~ 1 999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 ,2 0 0 1年 1 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主要特征特性锦杂 1 0 0生育期 1 2 6d ,芽鞘绿色 ,幼苗绿色 ,叶脉蜡质 ,成株株高 1 75 .6cm。穗长 2 9.4cm ,紧穗 ,纺锤形状 ,单穗粒重 89.2 g ,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气象因素对舞阳县小麦产量的影响,根据舞阳县2000年来小麦产量和小麦生长期间的降水量、光照、气温等气象因素,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月降水量与光照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降水量与气温之间负相关不明显;光照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气象因素中,降雨量和光照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对产量有影响较大,因此,温度最有可能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气象要素对产量的影响分析,为未来进行冬小麦产量持续高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锦杂101(375A/LR9198)是以自选不育系375A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为父本杂文组配而成的高粱杂文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叶病,活秆成熟;抗蚜虫,高抗丝黑穗病;抗旱、抗涝、抗例伏,适应性广。一般产量7800kg/hm^2,适宜辽宁省锦州、葫芦岛、阜新和朝阳南部、铁岭、营口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锦杂106: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不育系081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58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高粱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8天,芽鞘绿色,幼苗绿色,成株株高202.5厘米,穗长31.2厘米,中紧穗型,纺锤形状穗,籽粒红色,褐壳,单穗粒重80.9克,千粒重27克。籽粒含粗蛋白9.36%、粗淀粉73.76%、单宁1.34%、赖氨酸0.18%,适宜酿造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高粱新杂交种锦饲1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k02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k02是从辽西农家甜高粱品种筛选、提纯改良而成。。该组合2006年在所内进行产量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7.
高粱新品种种锦饲1号是锦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k02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k02是从辽西农家甜高粱品种筛选、提纯改良而成。该组合2006年存院内进行产量观察试验、2007—2008年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2009—2010年参加固家高粱青贮组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同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锦杂100的父、母本特征特性及多点试验、示范基础上,阐述了提高高粱杂交种锦杂100制种产量及纯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申糯2号”品种系上海种业集团上海市种子繁育中心选育的白粒糯玉米杂交种,于2005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36。由上海种业集团粒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销。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