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及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野生稻是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从基因组水平上对普通野生稻的分类及在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和证实。本评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从世界野生稻分类概况、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地位、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及类型、普通野生稻在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及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云南普通野生稻这一独特类群的研究利用情况也作了一定介绍。对普通野生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将有助于功能基因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月季功能基因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是花中皇后.为了充分利用月季优良农艺性状的相关基因来培育具有新奇花色、浓郁芳香、瓶插期长、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对月季功能基因研究方法、花色代谢相关基因、花香相关基因、乙烯信号传导相关基因、抗根癌病和白粉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对月季转基因育种发展前景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黄兴奇 《蜜蜂杂志》2007,27(10):43-43
各位编委、各位专家、同志们: 《蜜蜂杂志》第九届编委会今天召开了,我谨代表杂志主管、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蜜蜂杂志》工作的各位编委、各位专家、广大企业以及广大作者、读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4.
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栽培稻来源的抗病基因数量有限,并且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谱窄。因此,从野生稻中发掘抗病基因,将有利于培育抗病谱广且抗病能力强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抗性鉴定和PCR分析,检测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结果表明,云南野生稻对2个代表性白叶枯病菌Y8和PXO99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疣粒野生稻甚至达到免疫的程度。功能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种野生稻中均不含xa5、xa13和Xa21抗病基因,元江普通野生稻含Xa23和Xa3/Xa26基因或其同源基因,景洪普通野生稻中含Xa1、Xa3/Xa26和Xa27基因或同源基因,药用野生稻含Xa3/Xa26基因或同源基因,而疣粒野生稻含有Xa27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和克隆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分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多元化;农业(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式,从单纯推进科研院所转制,向明晰社会分工,构建全社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转变;农业科技服务对象、科技需求、成果转化方式多样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主要依靠公益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向农民无偿推广,向有偿与无偿结合,社会(企业)与公益性机构结合的方向发展.根据省级农业科学院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进步体系中的定位和分工,从科技、社会和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是新形势下省级农业科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初,为适应农村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云南农业科技》在红土高原上诞生了。创办30年来,这个刊物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路程。其间,编辑部虽然有过几次人员更迭,新老交替,但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在“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服……  相似文献   
7.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传标记手段,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带动了许多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分子标记的一般特点,基于全基因序列、简单重复序列、已知的特定序列、反转录转座子、单核苷酸的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各类型代表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详尽的综述,并进一步介绍了近年来分子标记在水稻基因定位上的相关应用,如水稻高产、优质、抗逆和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最后还对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以期该技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多样,了解掌握在不同营养栽培条件下的多态性规律是羊肚菌研究中的难题,对菌丝、菌核微观和宏观形态变化进行综述,并对菌丝、菌核优劣培养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为攻克菌核、菌丝多态性在羊肚菌研究中产生的难题及实现羊肚菌人工商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水稻白叶枯病菌专用接种装置,其优点是携带轻便,操作简便,提高实验效率,可为科研人员节约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该装置菌液能自动流到进行剪叶操作的剪刀刀片上,流量可控制,而且可避免菌液在接种过程中被污染。本装置已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201118503,专利授权号:CN201450921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