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叶是我县的传统产品和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为了加快发展茶叶生产,我县政府领导多次指示:“要象抓杂交水稻一样来抓茶树品种改良工作”。平江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又通过了“推广茶园良种化,提高经济效益”的议案。七十年代,我县不少茶场选育了一批地方优良品系(如栗山迎春、时丰12号等等),并引进了云南大叶种、福云6号、湘波绿、槠叶齐等品种。1983年引进了福云6、7号150万株,1990冬至1991春又从福建引进500亩福鼎大白茶苗,主要在  相似文献   
2.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2,14(2):35-36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习惯以产地命名。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品种不同,其红毛茶外形内质都有各自的特点。现将本人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归纳如下。一、精制的目的精制茶厂收购的红毛茶,品质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须经过精制加工才能符合国内外销售的品质要求。精制目的有: 1.划分品级:通过精制加工将毛茶的老嫩、形状、轻重划分清楚。嫩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细紧而重实,老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粗而轻飘。划分品级,除了分别老嫩,也分别形状。  相似文献   
3.
工夫茶精制主要有手工作业、单机作业和联装怍业等三种形式。为进一步了解三种方式的利弊,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获得高产、优质、低耗的精制效果,我厂于1989年6月至8月采用手工、单机、立体联装三种精制作业方法对工夫茶品质、制率和耗时、耗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工夫茶精制加工中,拣梗工序既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又耗工最多。近年来由于收购的原毛茶含梗、片比例逐年增加,加工半成品花色含梗率显著超过了标准。为了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拣工工资的支出,1987年我厂在吸收和消化外地机型的基础上,结合过去实践经验,研制了平6CJD—3型高压静电  相似文献   
5.
黄星明 《中国茶叶》1989,11(4):15-15,14
工夫红茶的筛号茶拼配,即是红毛茶精制过程中分出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不同的筛号茶,经审评定级后严格对照加工标准样或成品标准样,把那些外形规格大体相同、内质基本一致的同级筛号茶进行合并,拼配出一个品质水平与标准样相当的成品小样。筛号茶拼配对调剂品质,稳定和提高成品茶质量,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红茶制作方法,远至清初(《武夷山志》就有记载:“红茶与乌龙茶一样,也起于明,盛于清,首先由福建产制。”相传平江的红茶制作是由宁州人(修水县)在长寿街传授的。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平江县志》载:“本邑产茶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当不下数十万金。”又载:“况茶市方殷,贫家妇女  相似文献   
7.
工夫红茶在制品的质量检评是提高成品茶品质的必要手段。筛制后各路各号茶的品质定级定档规格是否符合半成品的要求,须经审评确定,以供成茶拼配使用。供审评的在制品样茶必须具有代表性,最好由审评者自己扦样,这样有利于掌握整批茶叶的品质,及时指导生产。扦样时,对件数较少的花色,要逐件扦取,对件数较多的花色要求扦取总件数的三分之二,扦完后将样茶充分拌匀,取500克拿到审评室进行审评。  相似文献   
8.
东山峰位于东经110°、北纬29°的湘鄂边界石门县境内。东西脊长16.5公里、南北脊长8.5公里,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峰海拨1489.5米。茶场面积60.93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9.6℃,年降雨量为1850mm,年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相对湿度为78—82%,年平均雾日224天,土质有机质含量2—4.2%,pH 值在5.5—6左右、最高7.5(但没有种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9.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5,17(1):35-36
浅谈工夫红茶拼堆技术黄星明(湖南省平江茶厂)拼堆也叫匀堆,就是按照技术部门开具的成品拼配通知单,将毛茶经筛制加工成的筛号茶,依据小样所拼的筛号茶级档、花色、件数、数量分层分次交叉混和均匀,使整批成品茶的品质、重量、容重等项因子前后一致。它是精制加工的...  相似文献   
10.
生产袋泡保健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袋泡保健茶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以茶叶、中草药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结合现代先进的袋泡茶包装机加工而成。它既不同于一般茶叶,也不同于中草药品,而是取药物之性、饮茶之味,两者配伍,相辅相成,起到茶借药力、药助茶功的协同作用,收到饮茶与药物保健的双重效应。在防治疾病上,它与其他中草药剂有异曲同功之效,且良药不苦口,饮之味美,观之形美,泡之方便,功效在饮用之后,得益在享乐之中,是一种理想的养生保健饮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各种保健茶的广泛宣传,人们对保健茶的需求日益增加,给保健茶发展带来了良机,前景广阔。笔者现就保健茶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浅述,旨在促进我国袋泡保健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