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秋婵  许元明  韦友欢  黄敏敏  黄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99-16101,16112
[目的]为改进叶黄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丙酮和酒精混合液(体积比1∶1)进行萃取,用分光光度法在不同的萃取时间对胡萝卜、黄槐决明花和柑橘皮中的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胡萝卜萃取12 h时其叶黄素含量达最高(0.315 5 mg/gFW),可见12 h是胡萝卜中叶黄素的最佳萃取时间;黄槐决明花萃取14 h时其叶黄素含量最高(0.818 5 mg/gFW),说明14 h是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最佳萃取时间;柑橘皮萃取8 h时其叶黄素含量达最高(0.001 9 mg/gFW),可知8 h是柑橘皮中叶黄素的最佳萃取时间。[结论]为改进叶黄素的测定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麦品种间耐铝差异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铝诱导黑麦根系分泌有机酸、根尖磷对铝的固定作用。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冬牧品种(Win)相对根伸长率高于King品种。在铝胁迫下,经磷预处理的根尖铝和磷含量增加,且以Win品种根尖中的Al、P含量较高,说明根尖磷对铝的固定是黑麦耐铝机制之一。另一方面,在铝胁迫下,两品种根系均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且Win的分泌速率较高。有机酸的分泌随着铝处理浓度(10、30、50 mol/L)和时间(0.5、3、6、9、12 h)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低温(4C)下柠檬酸分泌量显著减少。Al处理0.5 h后苹果酸已明显分泌,而柠檬酸的分泌在铝处理6 h后才明显增加。在铝处理前,进行缺磷预处理(3 d)不能增加有机酸的分泌,10 mol/L的La3+、Cu2+、Ni3+也不能诱导根系分泌有机酸。说明铝诱导根系专一性分泌有机酸也是黑麦品种间耐铝性差异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亚硝酸盐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为严重.通过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等方面对亚硝酸盐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镉胁迫下硅对水稻幼苗根生物量及其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硅缓解镉对水稻幼苗的毒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硅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生物量及其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硅镉胁迫下(4 mg/L),SiO2浓度30~180 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根鲜重和干重呈现出增加趋势,当浓度≥30 mg/L时,根鲜重分别为无镉胁迫处理的68.02%、85.59%、86.63%、84.25%,根干重分别为无镉胁迫处理的86.25%、92.22%、99.66%、95.99%;浓度为130 mg/L时,根的干重接近无镉胁迫处理的生物量;在镉胁迫下,经SiO2缓解的根的镉含量均比无SiO2缓解的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体积的丙酮和酒精提取几种常见夹竹桃科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3种夹竹桃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为:鸡蛋花>夹竹桃>黄蝉。这导致叶色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使它们在同等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迥然不同,导致其生态习性和高度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色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丙酮和酒精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的各种色素含量。结果表明,阳生植物色素含量为叶绿素a叶黄素叶绿素b胡萝卜素;阴生植物色素含量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两者的植物色素含量是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其中一品红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均为最高,吊兰的胡萝卜素为最低,其他色素均为四季海棠的含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7.
硅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镉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0、30、80、130、180mg/L)的SiO2在4.0mg/LCdCl2浓度胁迫下对水稻幼苗体内镉(Cd)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Si降低了水稻幼苗根、茎、叶、鞘、共质体和质外体Cd含量,其分布规律为:根茎叶茎鞘叶片,呈现出末端分布规律。说明Si促使大量的Cd累积在根中,根是Cd累积的主要部位,而茎、叶中Cd累积量较少。可见,Si可抑制水稻体内Cd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运输,且能抑制地上部分Cd向叶片运输,并能减少Cd进入共质体。  相似文献   
8.
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友欢  黄秋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40-5741
主要概述了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为防治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Si(0、30、80、130、180 mg/L SiO2)在4.0 mg/L CdCl2浓度胁迫下对水稻幼苗叶脉、叶色、根系及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累积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Si使水稻幼苗根、茎、叶受Cd毒害状况逐渐减弱,在80~130 mg/L的SiO2浓度范围内,其中毒症状轻微或未出现中毒症状;随着SiO2的加入,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的累积量均比加Cd而不加Si时低;在水稻幼苗营养器官中Cd的累积量为:根> >茎叶>茎鞘>叶片;在茎叶的Cd累积量中,90%以上的Cd累积在茎鞘中;且在培养液中已有大量的Si和Cd形成了Si-Cd络合物,从而在体外降低了C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大戟科植物二萜化合物的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该科植物所含有的二萜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杀虫杀菌、抗溃疡等药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