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知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大田试验设计对一年生知母进行生长指标调查、品质检查和芒果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增加知母的株高、分蘖数、根茎直径、叶干重、须根干重和根茎干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均在中等水平时对知母产量影响显著;肥料的农学效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氮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随着施氮和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知母根茎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氮肥和钾肥对知母根茎芒果苷含量影响显著,磷肥对其影响较小。将各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效果最佳的处理为N2P2K2,即施肥量为N 105.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O 75.00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86∶0.71。  相似文献   
2.
脱硫石膏改良重度苏打盐化土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连续施用脱硫石膏改良苏打盐化土的持续效应及环境效应,以经过3a大田连续施用不同量脱硫石膏(0,15,22.5,30t/hm~2)改良的重度苏打盐化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2a盆栽试验后,脱硫石膏的持续效应对饲草玉米生长、土壤环境以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5t/hm~2用量的脱硫石膏可以显著提高饲草玉米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和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0.6%,16.8%,8.1%和10.1%,试验范围内改良效果最佳。脱硫石膏使土壤的pH、EC降低,Na~+减少,Ca~(2+)和SO_4~(2-)增加,且脱硫石膏用量越大,影响越大。土壤和饲草玉米地下部中的As、Hg、Ni含量随脱硫石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二级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GB 15618—1995)。饲草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脱硫石膏添加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根据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各处理玉米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饲草玉米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地下部大于地上部,且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CdHgAsNi。利用适量的脱硫石膏量改良苏打盐化土的持续效应良好,且对环境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农机、农艺及农民的实际需求,研制出一款粉碎和旋耕同时完成的HCZ-220型一体机。经田间测试,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对秸秆具有良好的粉碎翻压效果,秸秆切碎平均长度为58 mm,秸秆粉碎率为86.94%,还田深度为96 mm,还田深度稳定性为97.31%,满足农艺要求,为后续免耕播种提供便利条件,并有利于秸秆分解转化,从而培肥地力。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是一种可同时服务于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4.
大同盆地内陆苏打盐化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大同盆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内陆苏打盐化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与普通地膜覆盖效果对比试验、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效果对比试验、耐盐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分析了各项技术对内陆苏打盐化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陆苏打盐化土上,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并延长玉米生育期;膜下滴灌技术使玉米产量和土壤脱盐率均明显提高;大丰26和并单5号较耐盐碱,冀玉9号和郑单958施改良剂后,增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分析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玉米种植户化肥投入现状发现,农户的玉米平均产量为10.3 t/hm~2,平均施肥总量为465 kg/hm~2,氮、磷、钾肥的用量分别为262、123、84 kg/hm~2,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为42、69、135 kg/kg。基于土壤养分测试,该地区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90、45 kg/hm~2。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农户的比例分别为75%、81%和93%。过量的养分投入并没有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王斌  张强  黄高鉴  李磊  孙捷  温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34-2736
[目的]研究施用脱硫石膏对内陆表层苏打型碱化土及典型作物的影响。[方法]在水盐胁迫条件下,通过不同用量的脱硫石膏施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其对表层苏打型碱化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苏打型碱化土pH值,抑制碱化度(ESP),降低土壤CO23-、HCO-3、Cl-、K+含量,但同时会增加根层Ca2+、Mg2+含量,提高土壤可溶性盐含量(EC)值。脱硫石膏也可以显著改善表层苏打型碱化土的物理性状,使土壤表层容重下降,土壤三相比中气相率增加,固相率降低,孔隙率增加,土壤硬度降低,活化了根际土壤养分,使土壤养分活性增强,植物吸收养分能力提高,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结论]合理的脱硫石膏用量会提高苏打型碱化土上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渍土的水盐调控机制,在山西省大同市,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半膜覆盖垄播(LB)、半膜平铺穴播(CK)为对照,研究全膜双垄沟播(QM)技术对盐渍土水盐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QM处理0~30 cm土壤含水率比LB和CK高3.6%和2.9%,在大喇叭口期比LB和CK高27.8%和7.0%,能大幅优化耕层土壤水盐环境,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成苗率;QM处理各层土壤含盐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大喇叭口期比LB和CK低28.3%、36.3%,在收获前期比LB和CK低31.2%、30.5%;对比1 m土体脱盐率,QM处理脱盐作用最强,比LB和CK高16.9%、30.7%,能大幅降低耕层土壤含盐量;QM处理比LB、CK玉米提早成熟4 d,增产69.7%和125.3%。总之,采用QM处理可以优化土壤耕层水盐分布,提高出苗率,缩短玉米生育进程,大幅提高产量。研究可为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提供最佳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8.
试验就煤炭腐植酸对盐胁迫下能源草柳枝稷耐盐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第1天取样后喷施腐植酸,并施用不同浓度梯度氯化钠溶液处理柳枝稷,3 d后氯化钠溶液浓度达最大值,第7天取样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腐植酸处理对柳枝稷的耐盐性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盐胁迫下柳枝稷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减少,还可以降低叶片电解质外渗的增加;腐植酸处理可以增加强盐胁迫下柳枝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试验表明,施用0.2%的腐植酸处理可以适当增强柳枝稷的耐盐性,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为73.9%、光合速率为13.536μmol/(m2·s)、蒸腾速率为0.128 g/(m2·h)、叶绿素含量为20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5.143 U,为试验中最适宜的腐植酸浓度。  相似文献   
9.
风化煤对苏打盐化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山西省大同盆地干旱、半干旱性气候下的苏打盐化土,采用山西灵石风化煤作为改良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风化煤不同施用量情况对土壤pH、电导率(EC)、碱化度(ESP)和作物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0cm表层土壤pH相对降低率随风化煤施用量的加大呈规律性增加,10cm以下土壤pH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增加。土壤电导率(EC)和碱化度(ESP)在施用风化煤量不大的情况下与对照相比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当风化煤施用量达到60t/hm2的情况下,EC和ESP显著降低。风化煤施用量在60t/hm2的情况下,土壤0~10、10~20、20~40cm土层pH相对降低率分别为8.9%、5.3%、2.5%,0~10cm表层土壤的EC值降低了0.13mS/cm,同时土壤的ESP从26%下降到13%。结果表明,在山西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改良中,风化煤的最佳施用量为60t/hm2。  相似文献   
10.
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是添加在秸秆发酵菌中的一种触媒,是实现秸秆快速腐熟的重要材料。选择尿素、羊粪、牛粪3种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对各自不同施用量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山西省晋中盆地日光温室生菜的生长情况、品质、矿质元素和叶绿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均可以对生菜的生长情况、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叶绿素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羊粪效果最佳,牛粪次之,尿素效果第三。在各种处理中,羊粪的最佳施用量为400 kg/hm2,牛粪的最佳施用量为400 kg/hm2,尿素的最佳施用量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