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封闭空间生物测定法,研究有无触角时以及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荔枝蝽若虫的聚集情况。结果表明,未剪除触角的荔枝蝽若虫的聚集百分比为46%~68%,而剪除触角的荔枝蝽的聚集百分比为22%~38%,两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光暗条件对荔枝蝽的聚集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三七休眠芽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三七萌芽及生长的影响,进行赤霉酸、细胞分裂素和芸苔素内酯处理三七休眠芽试验。结果表明:3%赤霉酸1 500倍液和3 000倍液可缩短三七休眠芽的休眠时间,提高出苗率,但植株徒长、叶片细小和长势较弱;0.004%芸苔素内酯2 000倍液可以有效缩短三七休眠芽的休眠时间,促进三七的生长,叶片宽大浓绿,对株高和株径无显著作用;0.004%芸苔素内酯4 000倍液、0.000 1%细胞分裂素300倍液和600倍液对三七的休眠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生态环境良好,近年结合生态种养技术,建立了龙圩区高标准、技术较为全面的稻螺生态种养示范基地,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生态综合种养业的发展。目前,稻螺种养在龙圩区得到了普及推广,收益良好。本文就该模式在龙圩区榃金村示范园区的试验及应用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广斧螳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若虫对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若虫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能力变化、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行为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广斧螳7龄若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广斧螳8龄若虫对荔枝蝽1~4龄若虫、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1~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型方程。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攻击系数最高,分别为1.3617和1.2422;广斧螳8、10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均为122.0头。捕食同一龄期荔枝蝽若虫时,广斧螳若虫的搜寻效应会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9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随密度增加下降趋势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广斧螳可能具有作为有效天敌应用于荔枝蝽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吸食荔枝嫩梢、花穗和果实,还传播龙眼鬼帚病,严重影响果树生产和果品品质.本文从种植抗性品种、预测预报、人工防治、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防治荔枝蝽的主要方法,介绍了蝽类和荔枝蝽信息素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荔枝蝽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展望,探讨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