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很难直接领会学习要领,因此,如何利用好手中教材,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实验是化学的生命这一结论。合理的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减轻了化学教师的课堂压力,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探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基础实验为基础,进行实验设计与知识延伸,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地处青州市的西南山区,这里林木茂盛,林果资源丰富,发展林果种植及果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盛产的山楂果,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种植,给果农带来了很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行火炮的特点要求,从炮口制退器效率的计算方法出发,分析影响效率参数,对已有的炮口制退器进行效率计算,找到最优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结果基础之上,设计出一种能满足发射122mm榴弹的炮口制退器,使其达到高效可靠的要求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辽春10号和辽春18号小麦是常见的两个小麦品种,但是关于这两个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对维持土壤肥力的差异性方面还未知,因此探讨土壤中活性有机库(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各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价土壤活性有机库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以及转化。【方法】以不同品种盆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45 kg·hm-2、N2:90 kg·hm-2、N3:135 kg·hm-2、N4:180 kg·hm-2、N5:225 kg·hm-2)的设定下,探究土壤活性有机库在小麦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小麦生育期以及氮水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除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外(P>0.05),小麦品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均有显著影响(P<0.01)。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P<0.05),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在N3处理达到最大,然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在N5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均低于不施氮肥处理(N0);与微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碳相比,施用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增幅更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在N5处理下最大(平均值分别为13.28和11.45),而在N3处理下最低(平均值分别为7.94和7.83)。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均在开花期最大,其次为收获期、拔节期和分蘖期,苗期最小,总的来说,在各个时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微生物量氮之间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两个不同品种小麦之间,其地上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随小麦生育期而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也在N3处理达到最大,并且随生育期而增加,在收获期达到最大。【结论】适宜氮量(N3)能够更好地协调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小麦生育期内的转化及维持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腐烂病被果农称之为苹果树的"癌症",严重威胁着苹果生产。用以往的防控技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必须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防控腐烂病的治本措施是栽植高抗病的苹果树。培育高抗病苹果树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育种培育高抗病苹果树新品种,时间较长,短期内不能应用于生产。二是在高抗病砧木上多头嫁接栽培品种,培育局部具有高抗病性的苹果树。此法简单易行,即树体结构分为生产和非生产两个部位,将非生产部位的枝干利用高抗病性的砧木取代,生产部位仍然保留栽培品种的种性。研究证明,培育局部具有高抗病性的苹果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茭白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本研究分别以鸡粪、猪粪、尿素作为茭白秸秆的堆肥辅料,并添加不同品牌的微生物菌剂开展高温好氧堆肥,筛选效果最好的堆肥方法。结果表明,3种辅料均能使茭白秸秆成功堆肥,且堆肥产品的pH、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等均符合我国关于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鸡粪作为辅料对堆肥温度的升高与保持效果均最好,且堆肥产品的质量最好,但是结合堆肥物料的成本,使用猪粪作为辅料更具应用价值;茭白秸秆与干猪粪按照质量比3∶1层层堆叠,同时添加大华牌微生物菌剂,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含量为66.1%,总养分含量为9.09%,分别比CK高了13.60、1.82百分点,在不同堆肥处理中最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农业废弃物的氮肥替代能力及后效肥力,于早稻季进行4种等氮处理,即单施化肥(CK)、稻草+化肥(SF)、水葫芦+化肥(HF)和西兰花茎叶+化肥(BF),以不施氮肥作对照(CK0);晚稻季仅在SF、HF和BF处理小区内进行稻草还田。早稻以台早733、晚稻以中浙优8号和甬优1540为材料,考察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SF、HF和BF处理的晚稻产量分别较CK处理提高5.3%、7.2%和7.6%,其周年产量分别提高-1.7%、3.5%和8.1%;并可改善晚稻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主要提高其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中浙优8号)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并缓解土壤酸化。综上,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利于水稻高产稳产、改善稻米品质和提升土壤肥力,其中以BF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棚土培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品种西兰花对Cu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Cu浓度的提高,西兰花花球和根部中的Cu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处理下,花球中的Cu含量高于根部;4个品种西兰花花球的Cu含量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4个品种对Cu吸收能力表现为"耐寒优秀">"台绿1号">"浙青95">"海绿"。综合而言,西兰花是对Cu吸收富集能力较弱的作物,在铜污染区可以作为低积累的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浙东南地区不同类型优质稻的适宜秧龄,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籼稻泰两优217为材料,研究了15、21、27、33和39d秧龄处理对优质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并从生育期、秧苗素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温光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甬优1540和泰两优217的产量均先增后减,分别以27d和21d秧龄处理最高,其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1.45和9.77t/hm2,稻米品质呈逐渐变优的趋势;生育时期相应顺延,移栽―齐穗期和本田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延长,秧苗素质、群体生长率(齐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茎叶输出率和收获指数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全生育期内,日均气温和平均气温日较差下降,而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增加,产量与齐穗―成熟期的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适宜的秧龄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在适期播种下,甬优1540高产与优质的秧龄为21~29d;泰两优217高产的秧龄为14~24d,若要获得优质则需要延长秧龄或调整播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氟烯烃与烷基乙烯基醚或酯的共聚物(FEVE)氟碳涂料附着力差的问题,采用氢化松香醇对其体系进行改性,探讨了氢化松香醇反应特性及其含量对改性FEVE氟碳涂料体系硬度、附着力及耐化学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氢化松香醇与FEVE氟碳涂料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的最优质量比为100∶24;氢化松香醇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改性FEVE氟碳涂料涂膜的硬度及附着力,对涂膜的耐酸性具有消极影响,对耐碱性及耐盐水性有一定消极影响。当氢化松香醇质量分数为0.75%时,涂膜硬度及附着力达最大值,分别为5H和12.483 MPa,耐碱性10 d无异常,耐3.5%盐水10 d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