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多重荧光PCR快速筛查作物中转基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批准进口的和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的序列分析发现,除DAS40278-9和BLVA430101外,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Ac基因和pat基因覆盖了21种玉米转基因转化体。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反应体系优化、灵敏度测试、适用性测试等实验,建立了基于4个通用筛选元件及zSSIIb内源基因的五重荧光PCR和基于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二重荧光PCR检测转基因成分方法体系。方法参数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达到0.05%。同时,此方法体系不仅适用于转基因玉米成分筛查,对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进行转基因成分筛选鉴定也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玉米CM8101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转基因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根据CM8101转基因玉米插入序列信息,于3′端侧翼序列处设计PCR引物。通过扩增体系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技术参数的测试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特异性检测方法各项参数符合相关转基因分子检测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品系特异性,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1%。CM810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系,本方法为品系和其衍生产品的鉴定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选取经驯化栽培的山樱花植株茎尖和带腋芽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体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山樱花茎段外植体在MS+6-BA0.6mg/L+ NAA 0.02mg/L+Vc 40mg/L+ 3% Sucrose+0.7% Agar(pH5.8)培养基上,腋芽萌发率为90.0%以上;其组培苗在MS+6-BA 0.4mg/L+ NAA 0.02mg/L+ Vc 40mg/L+3%Sucrose +0.7%Agar(pH 5.8)培养基上继代培养25天左右,继代增殖系数可高达4.0以上;将长势良好的组培苗在1/2MS+ NAA 0.8mg/L+ Vc 40mg/L+1.5% Sucrose+0.7% Agar(pH 5.8)培养基上生根壮苗培养后,移栽成活率可达73.3%.  相似文献   
4.
三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多重荧光PCR检测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诱发靶基因发生转录后沉默的现象。RNAi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抑制技术,在抗病虫、品质改良、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等作物遗传改良领域广泛应用。在对RNAi作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应主要关注脱靶效应、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dsRNA分子的环境归趋以及其他非预期效应。本文介绍了RNAi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RNAi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关键内容及程序,并对我国RNAi作物研究和安全评价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优化了适用于原核表达的Bar基因序列密码子,克隆了Bar基因序列并构建了p ET28a-Bar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宿主菌BL21(DE3)。结果表明,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AT蛋白质),并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了PAT蛋白质,该纯化蛋白质的获得为利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和筛选转基因植物提供了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外源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NK603的3个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中Cry1A.105、Cry2Ab2、CP4-EPSPS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取苗期和心叶期叶片、吐丝期花粉和花丝、灌浆期籽粒、雌穗顶端和茎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个转基因品种中,外源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显示较高的一致性,均在叶片组织表达最高。转化体同一组织中表达外源蛋白在品种间变异不明显,组织间差异大于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建立基因编辑农产品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猪MSTN基因定点编辑位点为靶标,通过设计PCR-焦磷酸测序引物、优化测序碱基次序、构建标准曲线等步骤,建立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基因编辑产品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AG缺失位点,具备基因分型定性判定和等位基因频率定量检测的功能,从而准确检测样品是否为MSTN基因编辑猪产品,以及样品基因编辑产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五味子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及水解酪蛋白对五味子种子萌发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G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5.5 g/L为基本培养基时,五味子的种子快速大量萌发,此时,五味子的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为87%,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需35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分析转AgGlpF基因耐盐转基因大豆E8A7027转化体的分子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本研究分离该转化体的旁侧序列并建立其特异性PCR检测体系。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并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将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的序列信息与参考大豆基因组进行对比,确定E8A7027转化体的T-DNA区在大豆基因组上的插入位点及其5′端和3′端的旁侧序列。根据旁侧序列设计PCR检测引物,并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显示:转基因大豆E8A7027的整合位点为Chr09染色体的33886331位点,整合方式为单拷贝插入,受体基因组DNA在插入位点缺失了1段58 bp序列,分别获得E8A7027大豆的5′端旁侧序列910 bp和3′端旁侧序列802 bp。根据这两个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将E8A7027大豆转化体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大豆区分开,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5%。研究结果可为E8A7027转化体的安全评价和监管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