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Two selected walnut cultivars (Xiangling and Jizhaomian) growing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proximat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fatty acid and amino acid...  相似文献   
2.
 ‘华雄’是在白蜡属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发现并选育出的绒毛白蜡新品种。雄株,干形较直,当年生枝和纸质叶片上下表面均被密毛,耐盐碱性强。  相似文献   
3.
选择13个区域的淡竹叶片为试材,分别在0、-5、-10、-15、-20、-2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淡竹的半致死温度。通过脯氨酸含量分析和半致死温度的计算,综合分析不同区域淡竹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推测其抗寒性强弱:来源于烟台林科院、烟台昆嵛山、潍坊的淡竹抗寒性较强,来源于日照、沂源、东营、济南、临沂、胶南、泰安的淡竹抗寒性中等,来自浙江、江西、江苏的淡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从隔离种植、良种选择、整地施肥、分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去除分蘖、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及适时采收等措施着手,对鲜食糯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三年来,在水稻穗粒结构的调查中,我们对机插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用机器取代人工对牛角椒进行大小分级,针对牛角椒的外形近似弧的特点,设计一个基于图像处理的牛角椒大小分选系统。研究选取100个某一品种的牛角椒,首先对牛角椒进行拍摄,然后将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辣椒边缘,并去除辣椒柄,最后对去柄后的边缘通过最小外接矩形的方法得到矩形的4个顶点坐标,再选取1个牛角椒中点,计算出牛角椒的弧形长度。将牛角椒的系统检测大小与实际大小进行比较,系统检测的辣椒分级正确率为95%,研究结果为牛角椒大小自动分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效与合理地进行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评价分级,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构建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评价分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法和AHP法对永川区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进行评价分级,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对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分值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分值影响的顺序差相差较小,并且在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评价分级结果的空间分布上也基本吻合。研究认为,在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评价分级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劣势,以便提高评价分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有效、合理地估算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的重要环节。因此,以永川区为例,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和当地农户意愿的角度,综合考量区域其他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并结合信息熵法、AHP法、最小信息熵原理以及综合评价法对永川区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永川区农村居民点复垦理论潜力为7 806.055 hm2,综合潜力为2 997.283hm2,基于农户意愿复垦潜力为1 727.197hm2。该方法估算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较复垦理论潜力和综合潜力而言,更符合永川区的实际,具有现实可行性。最后,在量化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结合复垦潜力系数,运用层次筛选法将永川区划分为4类复垦区,分别为优先复垦区、重点复垦区、一般复垦区和适度复垦区。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整治规划以及确定和实施农村居民点复垦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L-半胱氨酸(L-cysteine)作为生物体中的常见氨基酸,已有研究发现其能有效延缓青脆李果实的衰老和品质的下降。然而,L-半胱氨酸处理对李果实中苯丙烷代谢途径合成酚类物质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青脆李果实为试材,采用1 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后于(20±1)℃贮藏,研究贮藏期间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以及总酚、总黄酮等相关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同时测定果实中糖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呈逐渐降低的趋势,L-半胱氨酸处理显著延缓了李果实TSS和TA的下降(P0.05)。在贮藏期间,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性更高。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在贮藏期间先降低后上升,在贮藏前三天,处理组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酚类物质单体含量的测定发现,处理后的果实中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芦丁等酚类物质单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的变化趋势一致,经L-半胱氨酸处理后的果实保持了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P0.05)。总体来说,1 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能够延缓青脆李果实贮藏品质下降,同时能够激活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促进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绒毛白蜡新品种‘青碧’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苗的生长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白蜡杂交组合一年生苗的抗盐能力强弱。【结果】1)盐胁迫抑制了各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量,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各组杂交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8号、70号杂交苗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盐胁迫对不同亲本的杂交子代生理指标的影响不一致:2)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68号杂交苗的膜透性及MDA含量受影响最小,70号杂交苗的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各组杂交苗的SOD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70号杂交苗的SOD活性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68号;3)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无一致规律,在6‰浓度下,68号杂交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组杂交子代苗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杂交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68号> 70号> 69号>‘青碧’半同胞。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白蜡优良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