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6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1670篇
林业   1339篇
农学   853篇
基础科学   735篇
  1938篇
综合类   9665篇
农作物   1457篇
水产渔业   820篇
畜牧兽医   2456篇
园艺   1453篇
植物保护   78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880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1143篇
  2012年   1679篇
  2011年   1731篇
  2010年   1680篇
  2009年   1359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271篇
  2006年   1083篇
  2005年   867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3.
元优919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和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元丰A与恢复系福恢919共同选育的中籼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在建阳区潭城街道回瑶村连片种植20.8 hm~2,测产验收平均产量9 314.00 kg/hm~2,最高产量9 652.20 kg/hm~2。总结了元优919在建阳区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明确深松结合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不同器官钾含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常规旋耕(T_1,CK)、深松(T_2)、深松施用有机肥(T_3) 3个处理,测定了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不同器官的钾含量。结果表明:T_3处理的玉米茎钾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均为最高,其中大喇叭口期指标值与T_1处理差异显著,而在收获期低于其他2个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片钾含量全生育期始终高于T_1处理、低于T_2处理,其中与T_2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在灌浆期指标值明显高于T_1处理;苞叶钾含量始终低于T_1处理,与T_2处理相比灌浆期较高、收获期较低,但差异均不显著;轴钾含量在灌浆期最高、收获期最低,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灌浆期和收获期玉米子粒钾含量均最高,且与T_1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灌浆期指标值也明显高于T_2处理。综合分析认为,深松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各器官尤其是玉米子粒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苹果施用沼肥后的生物性状进行了长达4a的对比试验研究,采取对比设计法,在叶、枝、花、果等器官的相关指标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在果业生产上有极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蛋白料精等量替代鱼粉饲喂肥育猪 ,其结果在 42d试验期内高蛋白料精组头均增重 19.0 6kg ,比鱼粉组多增重 2 .12kg ,增重率提高 12 .5 2 %,头均多增收益 2 1.2 1元 ,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开发新豆科牧草资源不仅是改善饲草料品质,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还可为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提供草本植物物种。东方山羊豆是自1980年后,在前苏联、北欧等国家得到重视的一种新兴豆科牧草,它具有产量高,植株蛋白质含量高,生态适应性强,草地持续稳定性好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该草种的产量及饲用价值评定,回顾了影响山羊豆草地建植和生长的因素,提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东方山羊豆研究和利用推广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产于加拿大9个种源的扭叶松种子育苗,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的十字坪、姚家坡进行了扭叶松不同种源地、不同种源的植苗造林试验。其幼树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扭叶松能适应两地的环境条件,植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1.3%~100%;对14年生的试验林进行高、径生长分析,扭叶松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受种源、造林地点的影响极显著;种源与造林地点对树高生长的交互作用极显著。进一步对树高进行单点分析,参试的9个种源,在十字坪试点,10577、26230、25730、27084、28476、14726、26153七个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25801、25803两个种源,且7个种源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姚家坡试点10577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下依次是28476、26153、26730、27084、14726五个种源。胸径生长在种源间的极显著差异缘于10577种源与25803、25801种源间的差异,其他任意两种源间的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之间的关系。从内部、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