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潮间带沙井水养殖杂交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鲟类养殖对象。由于其父母本均具有一定的洄游习性,对盐度变化具有较高的忍耐力,适合在淡水和咸淡水中生活,这为拓展杂交鲟的养殖范围、丰富鲟鱼的养殖模式提供了契机。浙江省南麂岛潮间带沙井水丰富,盐度范围在5~12之间,适合于杂交鲟生长。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及丰富养殖品种,笔者自2005年至2006年在南麂岛开展了杂交鲟潮间带沙井水养殖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育方式对赤点石斑鱼成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水网箱、传统小网箱和室内水泥池三种培育方式下,采用埋植外源激素的方法诱导赤点石斑鱼提前完成性转化,获得功能性雄鱼,并用所得雄鱼和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雌鱼进行了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雌鱼性腺成熟以深水网箱培育为最好,室内水泥池培育次之,传统小网箱培育最差;转性效果深水网箱与室内水泥池培育相差无几,转性率分别为97.0%和94.6%,传统小网箱较差,转性率仅65.9%;自然雄鱼以深水网箱为最多。其中,2004年共获得亲鱼246 ind,施行转性手术100 ind,转性率达87.9%,先后获受精卵230.5×104粒,平均受精率22.4%,孵出仔鱼80×104ind,平均孵化率34.7%。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分别在传统网箱和室内水泥池投放真蛸(Octopus vulgaris)野生苗种22062头,进行了养殖初步试验。主要结果为,55口传统网箱共放养10912头,平均体重233.6g,经过40d养殖,平均体重达660.9g,生长速度快,日增重率高达2.389%,养殖成活率62.8%,饵料系数为8.08。18口室内水泥池共放养11150头,平均体重220.5g,第一阶段经过33d养殖,平均体重达364.5g,生长速度不如传统网箱,日增重率1.402%,养殖成活率70.9%,饵料系数为6.04;第二阶段进入越冬期,生长更慢,经过53d养殖,平均体重达489.5g,日增重率只有0.552%,死亡较严重,养殖成活率仅44.3%,饵料系数为8.97。传统网箱养殖经济效益高于室内水泥池,投入产出比前者为11.210,后者为11.105。此外,还对影响真蛸生长和成活的各种因素、互残和自残行为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南麂海区野生贝类增养殖种类初步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开发驯化本地野生贝类,以它们各自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生长特性、苗种培育的容易程度以及产品销路、经济效益等为筛选原则,初步筛选出厚壳贻贝、真蛸和泥东风螺最适合南麂海区养殖,方斑东风螺和管角螺较适合养殖,等边浅蛤、波纹巴非蛤和角蝾螺虽不适合养殖但适合增殖,青蚶和嫁虫戚不适合养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