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付坦  鲁晓翔  李江阔 《北方园艺》2012,(16):155-158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冬枣的冰点以及冰点调节剂对冬枣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枣(白熟期)的冰点是-2.70℃;冬枣的冰点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67x+0.6561;氯化钙是较好的冰点调节剂,当冬枣用3%的氯化钙处理30min后,可以使冬枣的冰点由-2.70℃降低到-3.20℃。表明冬枣的冰点是可调的,适宜的调节剂可以使冬枣的冰点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思想的进步,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然而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比如难以平衡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教师的培训模式陈旧、建设经费不足等。笔者就四川省成都市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以小见大,促进我国特殊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触球及迷宫法评估了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4种香精对(4.45±0.58)g黄颡鱼(Pelteobargrus fulridraco)幼鱼的诱食剂量效应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酚、香芹酚和肉桂醛都对黄颡鱼有明显的诱食作用,其最适诱食浓度分别为(0.025~0.05)、0.025、0.007 g/m L;百里香酚诱食效果最佳(P0.05),但浓度过高,也会出现诱食抑制;而丁香酚对黄颡鱼幼鱼均无明显的诱食作用(P0.05)。随后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75、150、250、500和1000 mg/kg的百里香酚饲喂黄颡鱼幼鱼,8周的养殖结果表明黄颡鱼增重率(Y)与饲料中百里香酚添加量(X)之间可用二次方程式表示Y=-0.000 7 X2+0.796 3 X+107.08(R2=0.777 2),当黄颡鱼获得最大增重时,饲料中百里香酚的添加量为568.8 mg/kg。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的转移,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的暴露,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教育无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本文基于四川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视角,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面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解决对策,旨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育生物絮团对浮游生物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种,以养殖池塘水为试验用水,在有机玻璃水族箱(100 cm×60 cm×50 cm)中进行为期40 d的生物絮团培育试验。试验以添加葡萄糖为处理组I,同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糖为处理II组,仅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为处理III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试验过程中每5 d对各组水体取样,对形成的絮团物质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对各组水体中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处理I组和处理II组在第15天左右形成成熟生物絮团,生物絮团形成前期(试验开始至第15天),生物絮团组(处理I组和处理II组)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处理III组和对照组,而絮团形成后期(第15~40天),生物絮团组水体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鞘丝藻属(Lyngbya)和绿藻门的扁藻属(Platymonas)、盘藻属(Gonium)和团藻属(Volvax)的丰度显著低于处理III组和对照组,表明生物絮团的形成前期对浮游植物有明显促作用,生物絮团形成后期对蓝藻门中的微囊藻属、鞘丝藻属和绿藻门的扁藻属、盘藻属和团藻属有明显抑制效果;生物絮团形成后期,生物絮团组水体中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丰度显著高于处理对照III组和对照组,表明生物絮团对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