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场是一个以生产鱼种为主的专业化国有渔业生产企业,在改革传统养殖模式的转化中,坚持科学养鱼,采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从1992年开始起步养殖,当年单产突破了600kg,1993年单产又跃过了700kg。为进一步探索北方严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高产途径,在总结前两年创高产基础上,1994年对鱼种生产又进行了攻关试验。这项##原图像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我场新发越冬池面积为17.8亩,冰下水深2.0m,越冬鱼类为鲤、草鱼成鱼,鱼类越冬数量为19080kg,越冬密度1100kg/亩。1996年1月溶解氧不断下降,至1月22日该池溶解氧下降至1.5mg/1以下,越冬鱼类开始上浮,有可能造成大批死亡。在组织抢救的同时,我们对水中溶解氧下降原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主要是由于冰下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轮虫、桡足类、嗽叭虫)加之注水管直接插入冰下注水(井水溶解氧为0),而造成越冬池局部溶解氧低于1mg/1,我们将注水管抬起接触空气注水后局部溶解氧上升至1.5mg/1,上浮鱼类开始下游,但该池溶解氧始终很低。  相似文献   
3.
青鱼具有生产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的优点。在北方是一种短缺的养殖品种,市场上很少见青鱼上市。为适应市场生产的需要,1994年我场进行了池塘主养青鱼种的高产试验。利用2亩池塘经过128天的驯化饲养,共生产秋片鱼种1939kg(13906尾),尾重117.9g,平均亩产达到818kg,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大棚蔬菜为前茬的菜稻复种模式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自 1 996年开始立项研究、示范推广 ,至 1 998年 3年时间内在铁岭、灯塔等市县推广了约 870hm2 。1 棚菜复稻的高产高效原理1 1 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北方稻区由于受温光条件限制 ,传统上都是种一季水稻 ,冬季田闲、人闲 ,发展棚菜复稻技术能有效地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了土地、气候资源的利用率 ,合理地利用冬闲期的劳动力资源 ,变农闲为农忙 ,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发展。1 2 减轻病虫草害作物的许多病虫草害都是通过土壤传播的。蔬菜和水稻无论从生理特点、生活习…  相似文献   
5.
青鱼,目前在我省池塘养殖中还没有普遍推广,特别是主养青鱼也很少见,为了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的养殖,适应市场的生产需要我场在1994年主养青鱼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95年又进行了主养青成鱼的生产试验,试验水面12.1亩,于4月13日春片鱼种入池,经过5个月的驯化养殖至9月中旬出池,平均亩产达到4 535kg,亩盈利6 980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鲫鱼是目前深受人们欢迎的品种,它具有肉鲱味美,经济价值高的优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1995年,我场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采用美国大豆协会定点上海大江饲料公司的颗粒饲料扣堆饲养管理,从春片入池至秋季出池,经过5个月的生产试验,取得了预想的效果,现将生产试验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