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吻鮠是主产于长江的上等名鱼,在沿江地区久负盛名。近年来,其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量大幅攀升,是特水品种中市场容量较大的鱼类品种之一。但目前充斥各大批发市场的长吻鮠商品鱼95%以上都来自于广东等南方省份,究其原因有:一是广东等地养殖长吻鮠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苗种、专用饲料、产品销售等主要环节较为配套;二是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优于长江流域,有效生长期较长,养成周期比长江流域要短一年左右,且不存在冬季落膘现象,  相似文献   
2.
瓦氏黄颡鱼与长吻鮠杂交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流域,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品种.瓦氏黄颡鱼的上市规格500g/尾以上,养殖周期一般需要3年,雌性则要4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降低了养殖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希望通过"杂交"手段,培育出"不育"或"全雄"的后代,达到群体生长效果好,外形、口感与瓦氏黄颡鱼接近的"杂交黄颡".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30日—12月2日,每月一次对人工湿地的进、出水进行采样,以总磷(TP)、总氮(TN)、正磷酸盐(PO4^3--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混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5次测定中,人工湿地对NH4^+-N、NO2^--N、NO3^--N、PO4^3--P、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变化在56.25%~91.67%、38.46%~79.59%、43.75%~81.82%、47.50%~78.67%、31.37%~80.00%、39.53%~71.43%和32.07%~50.00%,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91%、53.06%、60.88%、61.33%、54.22%、59.15%和41.69%。出水水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别从50.33、51.11、50.28、56.00和51.08的富营养状态降低到39.86、41.28、42.70、47.76和46.16的中营养状态,而且CODMn在所有测定时间下的出水水质中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标准,出水中的TP在大多时间下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说明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得繁殖的鱼苗至10月份90%以上可达到20厘米以上,这种规格的鱼种用作来年养殖可全部达到上市规格。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亲鱼温室培育及繁殖技术10月下旬,在亲鱼池中挑选体质健壮、无伤病、发育良好、体重3千克以上的亲鱼,按雌雄比为1∶1.5进入温室培  相似文献   
5.
虹鳟(SalmogaidnariRichardson)原产于北美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山麓溪流中,由于该鱼蛋白质含量高,EPA含量高出其它鱼类数倍之多,风味独特,无肌间刺,适合多种烹调方法,是高档冷水性鱼类,并且由于其具有易驯化、生长快、耐密养、病害少等优点,是世界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我们认真分析虹鳟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前景,采用避开高温季节,引进大规格鱼种,利用循环水,适当添加地下浅表水解决养殖用水,实现当年养成、发展垂钓的技术路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条件及引进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大规格苗种培育的前期准备工作 1.饵料鱼的准备 在实际生产中,团头鲂鱼酶用于鳜鱼开口阶段,鲫鱼鱼苗、乌仔、夏花用于鳜鱼苗种生产的全过程,后期用四大家鱼、鲮鱼作补充。鲫鱼苗相对其它而言,简单易得.成本较低,生产量大,并且规格较易控制,在鳜鱼育种上大量应用。为确保育种工作顺利开展,要十分重视鲫龟的亲本培育和繁殖工作。要使之产得早、产得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