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玉米杂交种几个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的许多经济性状如单穗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及穗长、果穗直径等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连续性的数量遗传性状。因此,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异,这就给选育高产、稳产的优良杂交种带来困难。为此,国内外很多学者从这些性状的遗传力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有的性状如单穗粒重,其遗传力较低,单凭性状表现进行直接选择,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春玉米杂交种一些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拟找到与产量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作为进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两种剂型对对虾病防治效果试验的比较分析,初步摸索出适宜的药物浓度和药效明显的剂型,并应用于养殖生产当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推广积累了可供参考的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冯绍宽 《华北农学报》1989,4(2):115-123
利用W·A·Shewhart的质量控制图对农业科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用以代替方差分析的可行性.此法是在平面座标系中,根据试验结果的目标特性值,绘出三条具有统计意义的控制线.将样本平均值描在控制图上,如果目标值点子波动于控制界限之内,则表示该因素对目标特性值的影响不显著;如果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之外,则表示有显著差异.用此法对二十余个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完全一致.此法不仅易于被多数人掌握,而且简化了计算手续.  相似文献   
4.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灰色系统理论是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发表的一个新型理论,并很快引起了国内外很多权威学者的广泛重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灰色系统理论迅速发展,并已跨出了原来的控制领域,渗透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如农业、经济、气象、生态、水利、生物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农业系统中,由于描述系统特征的很多参数难以得到,或只是部分清楚部分模糊,这样的问题用常规的方法不便于描述系统的本质。灰色系统理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陷,从而引起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他们纷纷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应用“价值工程”方法,对影响四种作物产量的各因素进行功能分析,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求出价值系数,找出了四种作物中功能不太重要,但成本较高的因素(措施),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使四种作物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