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旱田园区,属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土质为草甸白浆土,质地中壤,有机质38.4g/kg,碱解氮156.0mg/kg、有效磷47.6mg/kg、速效钾172.0mg/kg,pH值5.78,前茬大豆。整地方法:秋翻、秋旋、秋起空垄、春施肥。  相似文献   
3.
采用山楂和枸杞提取物作为肉鸡的饲料添加剂,以改变高抗生素对肉鸡品质的不良影响.研究山楂和枸杞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免疫器官指数,屠宰指标,血液指标,肉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山楂和枸杞子提取物可改善营养物质代谢率,提高鸡肉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肉品质,明显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脾脏,法氏囊,胸腺),可改善屠宰性能,提高胸肌,腿肌率,降低腹脂率,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促进蛋白质代谢,可提高鸡肉中必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必须脂肪酸含量,降低肉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提高鸡肉营养价值,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张朦  史君彦  刘婧  左进华  王清 《北方园艺》2021,(13):107-113
以"四季"小白菜为试材,采用短波UV-C结合LED白光辐照,0.03 mmPE袋包装,于20℃下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小白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损耗率、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以期为采后光辐照处理小白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短波UV-C结合LED白光辐照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感官品质,降低其损耗率和失重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减缓MDA含量的积累,同时提高了 POD活性和CAT活性.因此,短波UV-C结合LED白光辐照处理对小白菜采后贮藏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05-106,110
从目前各地节庆项目的举办情况出发,分析了成都发展旅游节庆项目的优势,探讨了部分节庆活动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挖掘文化、注重调研、整合资源、适度引导和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运用带电颗粒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法,测定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子午岭林区土壤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均随植被的恢复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 cmol·kg~(–1)、54.88 m2·g~(–1)和0.28 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黏粒、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表面电荷性质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62.5%和27.9%;土壤基本性质对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黏粒、有机碳、砂粒、全氮、C/N、粉粒、碳酸钙、pH。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黄土高原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加深理解土壤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促进高粱生长发育,进而增加高粱籽粒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0 cm大垄3行和65 cm小垄2行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0 cm大垄3行处理的高粱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进而实现了130 cm大垄3行处理产量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65 cm小垄2行处理的增产率为5.12%。从高粱生长发育角度来分析,130 cm大垄3行处理高粱叶片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以及穗干重明显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这为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高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区高粱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免耕减产、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试验通过设置免耕和传统垄作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013年到2016年连续4年大豆玉米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免耕技术推广及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保障。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条件下0-7.5 cm、7.5-15 cm、15-22.5 cm、22.5-30 cm土壤养分指标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垄作处理,且耕作对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影响显著;耕作对土壤容重影响显著,免耕处理各层土壤容重高于垄作处理,免耕处理15-22.5 cm与22.5-30 cm土层之间容重差异不显著,而垄作处理各层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与垄作相比,2013年和2015年免耕大豆增产率分别为16.37%和25.33%,2014年和2016年免耕玉米产量增产率分别为0.88%和9.50%。大豆玉米轮作免耕较垄作平均节约成本640元/hm2,平均增收2220元/hm2。  相似文献   
9.
盐份浓度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分配、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盐份浓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2015—2016年度以‘扬油9号’和‘苏油211’为供试品种,在低盐浓度(2.978 g/kg)和高盐浓度(4.900 g/kg)试验田进行种植,于成熟期取样测定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盐份浓度增加,全株及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高盐与低盐处理相比,‘扬油9号’和‘苏油211’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4.14%和27.83%,不同器官中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幅度最大,‘扬油9号’和‘苏油211’根系干物质下降幅度分别为34.52%和39.69%,茎枝干物质积累下降幅度最小,两品种下降幅度分别为9.46%和12.93%。随着盐份浓度增加,茎枝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增加,其余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降低。随着盐份浓度增加,株高和角果数显著降低,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在不同盐份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着盐份浓度增加,籽粒油份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高效拮抗菌株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淄博感染灰霉病的大棚番茄土壤样品中的6株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和拮抗活性分析。结果显示,6株细菌形态均为直的杆状,有鞭毛能运动,能生成抗热的芽孢,芽孢椭圆形,革兰氏染色均为阳性,通过对菌株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同源性比对,发现与芽孢杆菌同源性达99%,结合生理生化特性确定B-01、B-02、B-03、B-04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0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7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滤液抑菌活性测定,B-02、B-06滤液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稀释不同倍数时均能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