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3草、青鱼疾病的防治3.1草鱼出血病3.1.1病原该病病原为草鱼出血病病毒,最适复制温度在30℃左右。3.1.2症状与诊断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出血,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须全面观察病体内外器官和组织的出血症状。如果出血症状明显,或有上述几种症状表现,可以诊断为草鱼出血病。3.1.3流行与危害该病是目前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4罗非鱼疾病的防治4.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4.1.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中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对正常的健康鱼难以感染,但是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降低时,该菌就可能乘机而入,使鱼感染发病。4.1.2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3.
在20.0 ̄34.5℃水温下,进行 箱式高密度无公害生态养殖试验,投喂配合饲料,添加胆汁粉、PSB和特殊粘合剂,采取浅水勤换等水质调控措施,经66天箱式养殖,平均每只重达549.9g,每只每天净增重3.94g,净产6.31kg/m^2。  相似文献   
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u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珍贵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几年来养殖成蟹的规格一直偏低(一般为 75 g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为探讨用人工配合饲料提高河蟹养成规格的可能性,1997年我们在两口池塘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为山东省鄄城县麻寨乡鱼场8排1、2号池,面积均为 830 m2,东西走向,底泥厚 0.2m左右,水深0.5~0.6m。蟹种入池前,均用漂白粉干池清塘,并加水0.4~0.5m。1.2防逃设施2口试验池均…  相似文献   
5.
1鱼病的诊断鱼病的种类繁多,发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鱼病发生后是否能尽快得到控制,对鱼病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判明主要致病因子是首要步骤。只有正确诊断鱼类患何种疾病,是何种原因引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控制疾病的效果。1.1现场调查、询问在诊断鱼病之前,首先向养殖者调查询问。在草鱼、鲢、鳙、鲤、鲫混养的池塘内,仅是草鱼得病。应首先怀疑是草鱼四病(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如果混养池塘的各种鱼类按鲢、鳙、草鱼、鲤、鲫的顺  相似文献   
6.
水库网箱投饵养湘云鲫,2000年网箱养殖鱼种,放养尾重为6.3g,经123d饲养,平均尾重达到128g,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于2001年进行成鱼养殖,网箱面积为353.4m^2,投入鱼种75000尾,重量为9602kg,经180余d喂养,共产成鱼32496.5kg,单产91.9kg/m^2,平均尾重448g;网箱最高单产124.1kg/m^2,最大个体850g;成活率为96.7%,投入产出比1:1.7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