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饵料喷浆车。这种车适用于机械化饲养鱼种之用,为了简化结构,提高效率,对喷浆车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种喷浆车的主要特点是将吸浆,搅拌,离合、行走及喷洒等设计为一体。并采用了双向联动分配阀的原理进行作业。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栽培方式(农户习惯、高产高效、高产、保产增效)产量构成、干物质及氮、磷、钾的累积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方式下产量最高,为11 135.8 kg/hm2,较农户习惯增产112.7%.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玉米生育后期子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成熟期后高产栽培方式下氮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磷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农户习惯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与转运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最大,氮、磷、钾转运量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最大.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中钾的累积比例显著低于氮、磷,其钾转运贡献率比氮、磷转运贡献率高20%~200%.  相似文献   
3.
邱贵春  卢景忠  薛飞 《玉米科学》2008,16(6):152-155
采用液压折腰转向原理对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设计研究与试验。该机一次可收获两行玉米,整机体积小,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保养维修简单安全。整机结构配置新颖独特,实现收获自走式、集穗箱液压升举翻转拖车式,使转弯半径达到2.5 m。工作部件摘穗辊设计为螺旋圆锥凸棱组合式,抓取能力强、子粒损失少。  相似文献   
4.
5YB—6型玉米剥皮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薛飞  卢景忠  邱贵春 《玉米科学》2008,16(6):167-168
通过对玉米收获机剥皮辊的表面形状与材料、长度、直径、转速、角度、压送器的形式进行试验和对比分析,确定在玉米收获剥皮过程中影响子粒损失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较理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螺旋圆锥凸棱式玉米收获摘穗辊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卧式玉米摘穗辊的设计方法.该装置的摘穗段设计成圆台体状,并且在圆台体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渐变高度的凸缘,同时焊在圆台体圆周表面上的圆钢丝形成螺纹凸棱,可以使玉米收获机在摘穗过程中减少籽粒损失,不会发生摘穗对辊间隙的堵塞问题;能有效地实现在压力变化范围非常小的情况下把茎秆向上推进和掰穗的作用.实验证明,该装置在摘穗作业时不发生堵塞现象,同时增强剥皮能力.  相似文献   
7.
8.
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安装在高地隙喷药机上,可在不改变原有高地隙喷药机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去雄的新功能,并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去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提高去雄作业的机械化和作业效率。设计的新型玉米去雄装置主要由切顶器和四杆仿形机构组成。为此,对四杆仿形机构、旋转轴及分禾器进行设计,对液压马达、联轴器进行选择,并对旋转轴进行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去雄率为91.0%,满足农艺对机械化玉米去雄的要求,能有效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薛飞  卢景忠  邱贵春 《农技服务》2014,(12):107-107
<正>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单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而且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农业机械故障率偏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其中手扶拖拉机容易乱档的问题,自从它面市以来就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面就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将本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解决方法介绍给感兴趣的农民朋友。目前国内手扶拖拉机的型号很多,但其结构原理是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自走式喷药机驱动结构对牵引力的形成及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寻求改善牵引条件,提高牵引力的途径,从而加强机器作业时对土壤的附着能力,保证作业质量。提出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可采取改变驱动结构从而改变负荷分布的可行措施,提高机具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