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傻鲫鱼是东北地区近些年培育的特有品种,是养殖户以红鲫鱼为父本、本地鲤鱼或建鲤为母本杂交繁育的后代。傻鲫鱼不仅具有母本生长快、父本口味鲜的优点,而且去掉了以往杂交鲫鱼的野性,生长期短,省时、省电、省料,在东北市场很受欢迎,因其形状似鲫鱼且个体较大而得名,但是,它个体长大时外形更象鲤  相似文献   
2.
卢景顺  陈晨  张雅莉  潘连德 《水产科技情报》2011,38(3):138-142, 151
为了解药物品种、用药剂量、温度以及实施眼科手术对罹患眼炎的宠物龟的疗效和疗程,对30只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宠物龟病例进行临床诊断、血液学检查并进行分组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患眼炎宠物龟的白细胞与健康龟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25℃下2次剂量,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治疗效果优于磺胺醋酰钠和氯霉素,平均治疗天数为45 d;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25℃下6次剂量的治疗效果与2次剂量无明显差异;5℃下2次剂量,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治愈率最低.眼科手术组的治疗时间最短,平均为17 d,且无转归现象.试验结果说明,在诊断时要鉴别单鲀性眼炎与眼炎综合症,对症治疗;实施控温和眼科手术有利于眼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辽沈地区不时发现鲤鱼罹患头槽绦虫病。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一旦发病,鲤鱼会大批死亡。彻底根治的关键是投喂晶体敌百虫含量为1%~2%的药饵,同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0.3mg/l)。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杀灭头槽绦虫的虫卵及中间宿主剑水蚤,切断头槽绦虫的生活史,可以预防此病。  相似文献   
4.
鲤鱼头槽线虫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辽沈地区不时性发现鲤鱼罹患头槽绦虫病。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一旦发病,鲤鱼会大批死亡,彻底根治的关键是投喂晶体敌百虫含量为1%-2%的药饵,同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放养鱼种关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杀灭头槽绦虫的虫卵及中间宿主剑水蚤,切断头槽绦虫的生活史,可以预防此病。  相似文献   
5.
关于目前鱼病防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近几年辽沈地区随着养鱼业的蓬勃发展,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重,鱼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目前鱼病防治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鱼病的诊断:对同一池塘的鱼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
枝角类,也叫红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不仅是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枝角类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而且也深受培育观赏鱼的朋友的喜爱.因此,培养枝角类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枝角类培养上来,但在枝角类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淡水枝角类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性生殖,产生夏卵,夏卵不需受精直接发育孵化,这是淡水枝角类的主要繁殖方法;另一种是两性生殖,产生冬卵,冬卵需经过休眠期后才能发育孵化.水温较高时,从夏卵孵化出幼枝角类到生长至性成熟,只需5~8d.淡水枝角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它的主要食料为细菌、单细胞藻类、酵母菌、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微粒.枝角类的寿命为数星期至几个月.  相似文献   
7.
~~淡水池塘分级饲养南美白对虾技术@张雅莉$沈阳市于洪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卢景顺$沈阳市于洪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孙越$沈阳市于洪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有关鱼病问题的书籍在谈及头槽绦虫流行情况时,大多谈其寄生于草鱼、青鱼、鲢、鳙、鲮鱼等的肠内,以草鱼鱼种受害最为严重,当草鱼体长超过10cm时,感染率即开始下降,治疗方法多采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与面粉500克混合制成药面进行投喂,连喂3~6天。而很少有谈到头槽绦虫寄生于鲤鱼肠内的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笔者去年曾发现一例鲤鱼患头槽绦虫病,并在治疗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供读者参考: 1994年7月20日于洪区马三家镇范屯村马贵龙承包的一口鱼池中的鲤鱼突然发病,按马贵龙讲发生了严重的“浮头”,21日上午笔者接到报告后于10点钟赶到现场时,  相似文献   
9.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而且也深受培育观赏鱼朋友的喜爱。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轮虫是一种广温、广盐、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浮游动物,它的主要食料为单细胞藻类(小球藻、扁藻、衣藻等)、细菌、小型动物及酵母菌等,其繁殖方法主要是肥水法和接种法(引种法),文章主要介绍肥水法。  相似文献   
10.
在面积分别为0.87hm2、0.73hm2的两口池塘中,采用相同的方法饲养团头鲂商品鱼,单位放养密度为33000尾/hm2,平均放养规格分别为230g/尾、175g/尾,饲养118~156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和鱼种规格的增大,养殖产量和效益显著增加,但最佳养殖密度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