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对建设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认识购机补贴政策新内涵,以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3.
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的农机大户,是近十年来农村改革和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的产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选择,他们在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作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科技先行军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云龙湖不同功能区水质监测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龙湖东、西湖两大不同功能区为对象,研究两大不同功能区富营养状况程度,为云龙湖富营养化的合理预测、防治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在云龙湖东、西两湖区各设3个采样点,对两大不同功能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测定了总氮、总磷、透明度和叶绿素物化指标。结果表明:云龙湖东、西两湖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西湖区要比东湖区严重。说明功能区的不同,将会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全球水产养殖大国,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池塘养殖是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模式,在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养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持续增加,大量饲料投入和动物排泄等导致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等不仅污染养殖水体,还会严重危害水产动物健康,导致病害频发、药物滥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给水产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亟需进行养殖池塘水体修复处理。目前,对养殖水体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相较于异位修复,原位修复技术具备节约资源、成本低、无交叉污染等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该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养殖池塘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特征和危害;其次,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3 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养殖池塘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其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应用效果及优缺点;最后,指出当前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一种单塘循环生态养殖模式,为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海水鱼养殖业,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然而作为主要饲用蛋白质来源的鱼粉,由于诸多因素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国内几种常见海水鱼养殖中,使用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的案例及应用效果,旨在为今后海水鱼养殖中,黑水虻饲用价值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相关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黑水虻|海水鱼养殖|营养成分|鱼粉|鱼体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7.
某农药厂周围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壤和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含量的测试,研究了某农药厂附近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该农药厂排污渠和供水井附近的土壤中均检测出四氯化碳和氯仿,含量分别为0.7~42.2μg·kg-1和2.6~26.5μg·kg-1;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主要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检出,含量1.4~2.8μg·L-1。污染源区土壤中不存在四氯化碳污染池。四氯化碳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受四氯化碳来源、四氯化碳的挥发作用和四氯化碳的自然衰减作用所控制。四氯化碳最高含量均出现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四氯化碳主要在3m以下的土层中检测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表层土壤四氯化碳含量相对较低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8.
盐碱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作物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结果]NaCl和Na2CO3对绿豆种子活力影响较小,且低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才有一定的胁迫效应。NaCl和Na2CO3对油菜种子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Na2CO3的胁迫下,与清水对照相比,油菜种子的最低发芽势下降了95%,发芽指数下降了81%。碱性盐Na2CO3比中性盐NaCl对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大,且浓度越高越明显。[结论]盐碱对绿豆种子萌芽的胁迫影响不明显,对油菜种子的胁迫效应明显,且低浓度的NaCl对绿豆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绿豆对盐碱的抗性较强,适合在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的影响,为桑叶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10%、15%和20%的桑叶粉,配成5种等氮等脂(含蛋白质25.55%、脂肪3.25%)的试验饲料。选取1 500尾草鱼中鱼(初始体质量1 112.06±83.19 g),随机分配到5个饲料组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饲料中添加10%桑叶粉显著提高草鱼的脏体指数,但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草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肝体指数和肥满度等均无显著差异。饲料中添加5%桑叶粉能够显著提高草鱼背肌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和回复性,但对肌肉弹性、内聚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而添加10%、15%和20%桑叶粉均能显著降低草鱼背肌的内聚力,但对肌肉硬度、弹性、黏性、咀嚼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对试验草鱼背肌中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桑叶粉能显著提高草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鲜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肌苷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但会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添加其他比例的桑叶粉也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结论】饲料中添加不超过20%的桑叶粉对草鱼中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草鱼肌肉中蛋白质、肌苷酸、风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改善其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 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5%和1.0%MLO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1.0%MLO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0.5%MLO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MLO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