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5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米氏凯伦藻对海洋生物致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已成为我国海域主要的有毒赤潮藻。仅2012年在我国浙江和福建海域就连续爆发了12起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大量养殖鲍死亡,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最新报道,探讨了米氏凯伦藻赤潮对各类海洋生物,主要包括海洋浮游动物、贝类、鱼类以及哺乳类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溶血毒素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引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直接接触活的米氏凯伦藻细胞是导致浮游动物死亡的主要途径;米氏凯伦藻产生的溶血毒素和鱼毒素,可溶解鱼类的鳃组织,从而造成鱼类死亡。然而,关于米氏凯伦藻产生的溶血毒素是否会在贝类体内累积、在贝类体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米氏凯伦藻赤潮对鲍鱼死亡的致死途径与致死机制、溶血毒素在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改变、这些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与综合作用等问题还不了解,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的研究。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研究报道还处于起步阶段,毒素以何种方式导致红细胞破裂、不同红细胞膜上组分的差异和毒素的溶血活性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等问题也都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据《欧洲日报》8月16日报道,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沈世杰最近发现了一种新鱼种——鲈鱚。这个新鱼种是该省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高孝伟在1985年1月中句在宜兰大溪渔港采得的。经沈世杰鉴定,该鱼种为新种,定名为台湾鲈鱚(Osopsaron formosensis)属鲈鳝科,其特征为臀鳍条不延长呈丝状,  相似文献   
3.
据《欧洲日报》3月16日报道,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沈世杰最近发现了一种新鱼种——鲈(鱼喜)。这个新鱼种是该省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高孝伟在1985年1月中旬在宜兰大溪渔港釆得的。经沈世杰鉴定,该鱼种为新种,定名为台湾鲈琯(Osopsaron formosensis)属鲈(鱼喜)科,其特征为臀鳍条不延长呈丝状,并有两根高耸的背(鱼喜),体长约为5—6厘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