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技术要点,从山女鳟的亲鱼选择及培育、人工采卵、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本次研究内容主要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的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过程及一些相关资料。池养山女鳟2年性成熟,产卵排精后死亡率很高,寿命2—3年,多为2年,及少可达4年。山女鳟繁殖时间是10月至11月份,繁殖水温在13℃以下,水温15℃左右开始产卵,怀卵量与鱼体大小成正比例,多在300粒左右,卵重占鱼体重的23—24%。满2年的山女鳟大的可达500g左右。416g重亲鱼,可采卵1360粒,760g重的亲鱼,可采卵2799粒。卵为端黄卵,球形,沉性。直径3.5—6.0mm。卵黄淡黄色或橙黄色,受精卵孵化积温达200℃进入发眼期,积温400℃破膜孵出。人工养殖条件下山女鳟1周年生长最高可达130g,平均值为56g。采用挤腹采卵,取精,干导法人工授精,待受精止水膨胀后放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我国珍贵的濒危物种细鳞鱼人工繁育研究的进展和最新试验结果。试验采卵3300粒,受精率97.9%,发眼率80%,孵化率95%,但上浮率较低,仅24%。细鳞鱼苗的培育在不同水温下进行,经35d对比试验:平均水温16.4℃的A组由0.08g增至0.8g,成活率77.7%;平均水温11.6℃的B组由0.08g增至0.43g,成活率66.9%。本文为细鳞鱼的保护、资源恢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细鳞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鲟鱼是一种很古老的辅鳍鱼类,它不仅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等特点,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鲟鱼卵制成的“鱼籽酱”被人们美誉为“黑色黄金”。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鲟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