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滴灌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冬小麦滴灌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青麦7号为材料,在全生育期灌水定额(1 800m3.hm-2)相同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滴灌模式(T3:一管三行、T4:一管四行、T5:一管五行、T6:一管六行)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处理(CK)相比,滴灌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显著升高,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不同滴灌模式间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也存在差异,灌浆前期Pn、Gs、Tr表现为T5>T4>T6>T3,灌浆后期表现为T5>T4>T3>T6。不同处理间产量表现为T5>T4>T6>T3>CK,且差异显著,其中T5比CK增产61.1%。在4个滴灌处理中,T5处理经济收益最高。说明一管五行滴灌模式最有利于冬小麦花后光合作用及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已经成为人类食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常规水产精养方式由于大量向养殖水体投入饵料和大量使用化学合成的鱼药而对水体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有机水产养殖的目的是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减少水生生物发病率,科学投饵,慎选鱼药,节约资源,进而保证食品安全和提高水产品的品质。根据有机水产养殖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滴灌带布置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滴灌带布置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以‘青麦7号’为材料,采用4种滴管带布置模式(T3:一管三行、T4:一管四行、T5:一管五行、T6:一管六行,对照CK为无灌水处理)分别对冬小麦进行大田栽培处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冬小麦收获期籽粒干重以及灌浆后期灌浆速率显著提高;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率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不同。T5处理在灌浆末期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和籽粒干重。地上部总干物重呈现近似“S”型生长曲线,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的分配率表现为T4>T5>T6>T3>CK,且差异显著。花后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T5>T4>T6>T3>CK,其中T5处理为58.8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T5处理最利于冬小麦籽粒灌浆,显著提高花后光合器官同化物的积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胶东地区适宜小麦滴灌铺管间距,在大田试验设置了4种滴灌处理:一管三行(T3,间距54cm)、一管四行(T4,间距72 cm)、一管五行(T5,间距90 cm)、一管六行(T6,间距108 cm),以无灌水处理(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滴灌铺管间距对冬小麦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对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可显著降低土壤水的消耗。不同滴灌处理冬小麦总耗水量和土壤水消耗量表现为T6T3T5T4,两年T6处理总耗水分别为407.5 mm和451.2 mm,显著高于T4处理。在枯水年,各处理WUE表现为T5T4T6T3CK;平水年,各处理WUE为T5T4CKT6T3,两年度T5和T4处理的WUE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中T5的WUE分别为24.3 kg·hm~(-2)·mm-1和19.4 kg·hm~(-2)·mm-1。适宜的滴灌管配置方式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有效穗数和子粒千粒重,T5处理两年产量最高,综合考虑T5经济效益最大,两年的经济效益分别达到10 976.35元·hm~(-2)和9 802.56元·hm~(-2)。一管五行间距90 cm是胶东地区最佳滴灌铺管间距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合肥料中总氮、有效磷、氧化钾、氯离子含量测定能力验证的结果。【方法】依据 GB/T 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和复合肥料中总氮、有效磷、氧化钾、氯离子含量测定能力验证参加指导书对 2份测试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样品2019-A16-025的检测结果: 总氮 17.34%, 有效磷17.64%, 氧化钾13.53%,氯离子10.43%; 样品2019-A16-693 的检测结果: 总氮 17.12%, 有效磷10.16%, 氧化钾15.50%,氯离子12.23%。经评价, 2 个考核样品|Z|均小于2.0, 结果均为满意。【结论】本实验室具备复合肥料中总氮、有效磷、氧化钾、氯离子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