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寻找有效的防病技术、我们根据鱼类发病与饲养管理技术、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从改进养殖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入手,抓住种、饵、水三个方面,在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时,针对草鱼传染性疾病进行生态防病养殖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蚤类二段法养殖革胡子鲶1993年6月,我们与曹庄镇西洪河渔场合作,利用当地丰富的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等作为饲料,进行了革胡子鲶的养殖试验,经过三个月的精心饲养,获得成功,折合亩产2632.5公斤,经济效益明显,投入产出比1:2.44。现将试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其饵料需要量也越来越多,若完全依赖动物性饵料,往往来源有限,且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解决养鳖饲料应本着既不与鱼类争饲又不与鱼类争空间为原则,就地取材,广辟饲源,选择来源广、价格低廉、褴喜食(直接投喂或加工处理后投喂)的饲料,以促进鳖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藕池养鱼技术藕池养鱼,一方面可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增加商品鱼,另一方面鱼的活动也有利于藕的生长,达到鱼藕双利,提高经济效益。一、藕池建造1.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水源有保证的莲田养鱼。2.加高加固地埂,防止大水时淹塘或塌埂逃鱼。3.进排水口安装拦鱼...  相似文献   
5.
6.
安徽省砀山县张集村东南有30亩苇塘,多年来只植苇不养鱼,经济效益不显著。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1989年在该处进行了“苇藕鱼”综合种养试验,结果良好。一、试验过程在苇塘西北角深水处(1米左右)植藕5亩,这五亩专称藕池。苇塘平均水深50厘米,苇塘四周挖沟,沟宽4米、深1.5米左  相似文献   
7.
甲鱼又名鳖,杂食性,尤喜食动物性饵料。足够的动物性饵料是提高甲鱼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由于养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日益扩大,饵料需要量也越来越多,完全依赖动物性饵料,往往来源有限,且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所以解决养鳖饵料的短缺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机械清除网箱附着生物有弊病目前,网箱养鱼在全国各地推广,由于网箱固定在水中,网衣上易生附着生物,影响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且易发生鱼病。国内大部分养殖户采用机械方法清除附着生物,此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有一些弊病。机械清除法,通常采取①机械擦洗或刮除;②定...  相似文献   
9.
藕池养鱼,一方面可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增加商品鱼,另一方面鱼的活动也有利于藕的生长,达到鱼藕双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砀山县张集村东南有30亩苇塘,多年来只植苇不养鱼,经济效益不显著。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1989年在该处进行了“苇藕鱼”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初步试验。 1.试验过程在苇塘西北角深水处(1米左右)植藕5亩,苇塘平均水深50厘米,苇塘四周挖环沟,沟宽4米、深1.5米左右,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有进入苇塘的水都经过藕池净化。 1989年4月28日在藕芽出水面时共投放大规格鱼种1.5万尾,361公斤,其中鲢鳙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