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1.
以强化培育后草鱼的肠道粘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消化法和离心转速梯度分离肠道粘膜细胞团,分别试验不同培养液与不同CO2浓度组合、胎牛血清浓度及细胞接种浓度时细胞生长效果,并且观察草鱼原代肠道粘膜细胞生长过程,同时采用3种细胞形态观察法、MTT检测法及相关酶活力系统评价细胞培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刮取消化法,分离转速为400 r/min,在使用M199培养液、6%CO2、15%胎牛血清、接种浓度为2×103(个/孔)条件下可批量复制草鱼原代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细胞增殖过程符合动物原代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生长分化规律,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与Giemsa染色法相结合、MTT检测法、AKP酶活力及LDH/MTT OD值可系统评价细胞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鱼油在氧化过程中氧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精制鱼油为材料,在人工氧化条件下,测定鱼油的酸价(AV)、碘值、过氧化值(POV)、丙二醛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鱼油氧化后其颜色加深,透明度增高,黏稠,流动性差,刺鼻味道强烈;鱼油氧化时间宜控制在10~12 d,AV、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适宜作为鱼油的敏感性指标,其中AV和TBARS与氧化时长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呈升高趋势,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呈降低趋势,其中,以0为对照,14 d时EPA和DHA分别降低了44.83%和54.21%。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4.94、9.89 μmol/L)的丙二醛(MDA)及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观察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不同浓度(50、100、200 mg/L)、不同作用时间(3、6、9、12 h)下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形态及相关酶活力的变化,以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4.94或9.89μmol/LMDA均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P<0.05),致使贴壁细胞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酶漏出及细胞抗氧化酶活力降低.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9h后可显著地促进细胞生长及提高细胞总蛋白含量(P<0.05),改善细胞生长状态,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 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效果较好,其细胞生长状态能达到正常组水平.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培养液中MDA浓度,同时能降低MDA导致的细胞内酶漏出,提高MDA损伤的细胞抗氧化能力.由结果可知,对于4.94、9.89 μmol/L MDA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的损伤,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12 h内对细胞均有保护作用,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 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使细胞生长状态接近正常组水平.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可能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途径起到对草鱼离体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4种菜籽饼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定量比较国产菜籽粕、印度菜籽粕、加拿大菜籽粕、冷生榨菜籽饼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体组成、形体指标的影响.4种菜籽饼粕在等蛋白质条件下分别设计23.0%、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蛋白质等油脂水平),配制成8种实用性试验饲料.选取均重为(40.4±2.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组均设9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培养孔。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水溶物,YC-1~5组的培养液中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mg/L。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5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形态无损伤,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3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5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6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乳酶脱氢酶(LDH)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6 h时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9 h时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12 h时YC-2、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各时间点(3、6、9、12 h)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6~9 h时GPT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培养液中添加1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促进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适宜浓度为50~200 mg/L。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草鱼形体的影响,并对其骨骼畸形进行判定.选取初始均重为22.29 g的草鱼27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15尾,分别投喂合0、13、29、45、61、77 g/kg磷酸二氢钙的纯化饲料.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添加量为29 g/kg的组草鱼体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于环境保护和成本控制的需要,植物性饲料原料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用量越来越高。植物性原料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s, DFs),使许多商品饲料中的DFs达30%以上,但由此带来的生理影响仍鲜受关注。【方法】本文介绍了DFs的定义、分类、理化特性、可发酵性及常见植物性饲料原料中DFs的含量,重点介绍了作者及团队在鱼类DFs营养生理方面的研究发现。【结果】研究表明鱼类摄食含高水平DFs的饲料后会出现出血病、肠炎、腐皮病、烂鳃病、脂肪肝、绿肝症、白肝症、胆囊肿大、肝胆综合征、白便症等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及暴发性死亡,DFs的致病作用不仅与饲料中DFs含量有关,还与DFs种类有关,果胶对黄颡鱼的致病性比纤维素强得多。DFs的致病机制与其对胆汁酸(BAs)稳态和肠道微生物稳态的干扰有关。因DFs具有结合BAs的特性,这会阻碍BAs对法尼醇X受体(FXR)等BAs受体的激活,而FXR负反馈调控BAs的合成并抑制炎症反应,因此,大量DFs进入肠道后就会引起BAs合成亢进,提高组织中BAs水平及其疏水性并干扰BAs循环节律,再由BAs的细胞毒性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DFs还具有可发酵性,引起肠道微生物结构改变,或由BAs的抗菌作用引起肠道微生物结构改变,进而加剧包括BAs在内的代谢紊乱。DFs的致病性还会与其它胁迫作用叠加,加重疾病症状和进展。【结论】从DFs的致病机制出发,通过控制DFs摄入种类和摄入量、向饲料中添加BAs及牛磺酸、防止DFs与其他胁迫因子的叠加效应等方式可防控DFs诱导的疾病。【意义】本研究首次阐述了DFs过量摄入对鱼类的致病性及其潜在机制,为植物性饲料原料的高值化利用及饲料配制技术优化提供了新视角,为鱼类病害防控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人畜DFs营养生理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于黄颡鱼消费市场容量较大,使得黄颡鱼价格持续平稳,盈利水平的平稳也由此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养殖从业者加入黄颡鱼高密度养殖模式阵营.近两年来,黄颡鱼供应量越来越多,鱼中(鱼贩)看鱼也越来越挑.出鱼时,鱼中除在出鱼过程做文章,在出鱼规格的硬性指标上掐价格外,黄颡鱼体表颜色也成为了塘头价格波动的软指标.黄颡鱼颜色稍有不好,价格就以0.5~2元/500g区间往下掉.对于养殖户来说,近期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花身问题,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就以走访华东区域市场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对“花身”现象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户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正>黄颡,俗名黄骨、汪丁,是我国优质名贵淡水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各大水域,其中以两广、两湖、浙江、四川等地为主产地。黄颡具有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鱼价稳定利润可靠,耐运输、上市规格及出塘时间灵活等特点,同时,两湖两江黄颡消费量增大,促进了黄颡人工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养殖范围也从主养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由主养省份向临近省份扩散。目前浙江主养区域在湖州。黄颡鱼属有5个种类,分为黄颡鱼、瓦氏(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中间黄颡鱼、长须(岔尾)黄颡鱼。由于浙江黄颡育苗技术及设备落后,浙江区域内人工养殖黄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