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内外气田开发中管内CO2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姚晓  冯玉军 《油气储运》1996,15(2):12-18
在天然气的开发、加工利用过程中,管道遭受腐蚀是常见的现象,其中CO2腐蚀占有相当数量,针对管道内CO2腐蚀问题,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挪威能源技术协会(IFE)对CO2腐蚀的研究成果,分析单相及多相流中的CO2腐蚀机理及腐蚀特征,将腐蚀分为均匀腐蚀、坑点腐蚀、冲刷腐蚀,并指出影响CO2腐蚀的PH值、温度、CO2分压、Fe^2+浓度、流速、Cl^-浓度、水物、H2S含量等诸多因素。对CO  相似文献   
2.
追踪和把握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分布和历史变化,不仅是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域生源要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内容,而且对区域富营养化和环境质量监管、污染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延续该海域的营养盐及相关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整理近20年的历史资料,分析黄河口营养盐组成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揭示黄河口营养盐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和硅酸盐浓度总体由黄河口分别向北和向东南逐渐降低,但其组成和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河口口门外出现异常高值;硝酸氮是DIN的主要组分,各组分相对贡献变化较大,都出现超过80%贡献率的状况;氮磷比(N/P)较高,最低为43.7。近20年黄河口海域DIN变化大致分为3段,2006年前逐渐增加到最高浓度(60 μmol/L),到2009年逐渐降至30 μmol/L,之后到2023年在浓度小于30 μmol/L的范围内波动;DIP浓度在2005年和2013年出现峰值,2006—2008年浓度较高,其他年度浓度较低。除2000年,黄河口N/P不低于25,2010年以来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组成能显著表征黄河口水质特征。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组成和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以及高N/P,使得黄河口水环境质量情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普遍加强了道路景观建设,为人们出行营造舒适的环境,然而在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景观安全距离设计不合理,这样会影响驾驶员观察,甚至会因此造成交通事故。基于此,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安全距离理念概述,讨论设计城市道路景观需要把握的内容,并分析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利用安全距离理念,希望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的道路景观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