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根据长江荆州段水质污染特性,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2010-2014年长江荆州段的城南、柳林洲、虾子沟、北门口、三矶头、长江新堤共计6个监测站点的氨氮(NH4+-N)和总磷(TP)水质参数变化趋势,探究其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年的NH4+-N和TP在城南呈高度显著下降趋势,在长江新堤呈显著上升趋势,柳林洲的NH4+-N也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他监测站点的NH4+-N和TP无明显升降趋势。呈下降、上升和无明显升降趋势的河长分别占总评价河长的2.8%、38.2%和59.0%,整体看长江荆州段近5年水质无明显升降趋势;NH4+-N和TP的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城南至柳林洲呈下降趋势,柳林洲至虾子沟呈上升趋势,虾子沟至北门口呈下降趋势,从北门口向下至三矶头和长江新堤则又呈上升趋势,高值区出现在长江荆州段虾子沟水域;上游来水水质及本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非点源是造成长江荆州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积极推进长江沿岸及入江河流水土保持工作,减少点面源污染,促进长江荆州段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同时强化氮、磷污染高值区虾子沟水域的排污口及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