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1.
作为江苏省青虾养殖重点区域,为改变近年来的品种退化现象,提高青虾养殖产量和效益,丹阳市重点引进推广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我国第一个淡水虾类养殖新品种(GS02-002-2008),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等优势,已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之一。在实施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太湖1号"青虾规模化繁育与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PJ2010-37)的过程中,为满足全市成虾养殖虾苗需求,2011年在珥陵新庄青虾良种繁育场进行"太湖1号"的规模化繁育,共计繁育规格8000~12000尾/kgF1代虾苗6164kg,育苗面积115×667m2,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2.
姜菊梅 《水产养殖》2005,26(1):26-27
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销售行情一直看好。但由于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捕捞强度的增加,鳜鱼的自然资源量逐年减少,发展养殖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而主养鳜鱼又存在技术难度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蟹、鳜鱼生物学特性和相互一协同、促进作用。在河蟹池内套养鳜鱼。不但可以清除河蟹池内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促进河蟹生长,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还可增加鳜鱼产量,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定期注入新水,使池水保持清、新、嫩、活、爽。整个养殖过程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控制水位。河蟹进入摄食旺盛季节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的投饵容易造成水质变肥。因此,进入高温季节,定期排出肥水,注入溶氧丰富、水质清新的新水尤为重要。换水一般每7~10天1次,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丁桥村农民经纪人荆耀林,于2002年投资进行庭院式泥鳅养殖,笔者和荆耀林经过近3年的努力,总结形成了一套庭院养殖泥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将3亩地挖成三个鱼池、每个鱼池450米2,进行庭院式泥鳅养殖,自繁自育,苗种自给,当年鳅苗经过一年的养殖,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发展迅速。根据笔者的实践,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生产过程中,防治病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