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555篇
农学   474篇
基础科学   363篇
  326篇
综合类   2660篇
农作物   306篇
水产渔业   399篇
畜牧兽医   1496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白屈菜低温应答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膜脂不饱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过程中发生变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正"V"型,且表达量变化显著。利用NCBI等在线软件对序列进行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对白屈菜FAD家族成员FAD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mFAD2。选用克隆载体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验证序列正确性及完整性。将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连接构建重组DNA pRI-201-AN-Cm FAD2,电击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菌液PCR法验证成功。该基因可作为药用植物抗寒品种创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东北地区大豆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差异规律,整理适于东北地区种植的大豆种质资源307份(6份半野生品种,17份地方品种及4份国外品种,其余为栽培品种),统一种植,秋季收获后,测定各品种成熟籽粒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析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布规律、大豆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β-胡萝卜素漂白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307份大豆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极显著,平均值为21.68 U·mL~(-1),最小值为2.51 U·mL~(-1),最大值为42.38 U·mL~(-1)。根据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07份大豆品种分为3类。低活性品种占总量43.65%,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15.25 U·mL~(-1);中等活性品种占总量43.97%,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为24.64 U·mL~(-1);高活性品种占总量12.38%,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33.87 U·mL~(-1)。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油分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含量呈负相关,与漂白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姜品种药效略有不同,通过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试验分析可鉴别出不同品种的生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老姜、沙姜、竹根姜、红芽嫩姜4种生姜的挥发油并进行GC-MS分析,通过归一化法计算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沙姜中特有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较高,为90.43%;竹根姜中特有成分为贡蒿萜醇,含量为4.59%;红芽嫩姜中特有成分为香橙烯,含量为1.45%;老姜中特有成分为[1aS(1aα,3aα,7aβ,7bα.)]十氢-1,1,3a-三甲基-7亚甲基-1H环丙烷[a]萘,含量为1.16%。根据生姜特有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可实现生姜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阐述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水果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水果产业的种植者和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欧李果实中含钙量高,是苹果的8~10倍,被称为钙果,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能,为观赏食用兼用果品。除建园栽培外,因树体矮小适合于盆栽,特别是城市的庭院、阳台处。介绍了盆栽欧李的管理技术,包括砧木和欧李品种的选择,培育,嫁接方法,管理,果实采收、浸提酒的制作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感官指标、肌肉脂肪酸含量及纤维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皮特兰×长白阉割公猪及母猪各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采用大麦、小麦、玉米及豆粕型基础日粮,亚麻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亚麻油,橄榄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橄榄油,试验共进行80 d。结果显示:不同猪只性别间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肌肉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阉割公猪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均高于饲喂同种日粮的母猪,而瘦肉率低于母猪;亚麻油组肌肉中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橄榄油组(P0.05)。不同油脂日粮对各感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亚麻油组肌肉脂肪中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橄榄油组(P0.05);亚麻油组显著增加了C18: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含量(P0.05);橄榄油和亚麻油组中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白肌纤维均显著高于阉割公猪(P0.05),橄榄油组各纤维直径较亚麻油组有所提高。不同油脂日粮及猪只性别对肌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亚麻油提高肌肉n-3脂肪酸的含量或亚麻酸含量。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高于去势公猪。日粮添加橄榄油可以提高去势公猪肌肉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棉子饼富含蛋白质和磷 ,是牛、羊、猪很好的饲料 ,但由于棉子饼中含有一种毒素 ,称为棉酚 ,它与蛋白质、氨基酸、磷酯结合后成为结合棉酚 ,无毒 ;未与这些物质结合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 ,是有毒的 ,它具有活性的醛基和羟基 ,如将未经处理的棉子饼做饲料 ,长期饲喂或短期大量饲喂动物均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我市九连城镇有一猪场于 2 0 0 2年 3月底来我站就诊 ,主诉 :2 0 0 1年 1 1月份开始添加棉子饼 ,该棉子饼未做任何处理 ,含量占日粮 1 0 %。从 2 0 0 2年 2月起陆续有猪死亡 ,死前均有呼吸困难 ,全身苍白症状。我们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要想西瓜丰产丰收,其伸蔓期和结果期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是丰产的关键所在,必须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0.
桑树品种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群体,不同的桑品种其产叶量、叶质有很大差异,因而在同样栽培条件下,由于桑品种不同,亩桑养蚕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同.可见,选用优良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园单产、提高蚕种和茧丝产量、质量、增加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各桑树品种有其地区适应性,为此,进行桑品种区域性鉴定,正确地、科学地评选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的桑品种,因地制宜地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非常必要.不同桑品种的适应性鉴定从1980年1月栽植开始至1984年冬为止,历时6年,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