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平板法测定标注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制剂的活菌密度,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在盛水250 L的玻璃钢桶中投放凡纳滨对虾无特定病原的无节3期幼体5×10~4尾,各组由溞状Ⅰ初期至仔虾Ⅰ期,连续10 d,每日分别投菌制剂1次,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每次投菌5×10~8 cfu/L,粪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每次投菌1×10~8 cfu/L,同时投放饵料,对照组始终不投菌制剂,定期测定水质并分析仔虾存活情况。试验结果显示,4种制剂均由密度高的单一菌种构成;地衣芽孢杆菌组水体氨氮、无机磷和化学需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育苗早期粪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亚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地衣芽孢杆菌组仔虾Ⅲ期存活率显著低于枯草芽孢杆菌组外,各组存活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枯草芽孢杆菌组仔虾存活率和活力均表现最佳,而地衣芽孢杆菌组表现最差。可见,无明显胁迫条件下,连续投放微生物制剂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质及仔虾存活率总体上无显著提高作用,但两种芽孢杆菌制剂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平板划线或稀释法从湛江的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翡翠贻贝、华贵类栉孔扇贝和褐蓝子鱼肠道中分离红酵母.根据形态和碳源利用特征进行分型,利用5.8S-ITS和2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代表菌株,通过间歇饥饿胁迫试验,比较代表菌株对凡纳滨对虾无节Ⅵ期到溞状Ⅱ期幼体存活影响,筛选出最优菌株,进而研究目标菌株从无节Ⅵ期开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糖蜜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长及其水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添加糖蜜调节水体碳氮比的处理组 (C/N = 16.0)与无添加的对照组(C/N = 8.5)两种模式下第4、13和34 d时水体菌群结构差异,并通过PICRUSt2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糖蜜添加对对虾体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第4 d时水体菌群香农多样性与均匀度均显著上升,但第13与34 d时均显著下降(P<0.05)。添加糖蜜后,处理组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丰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丰度在第4和34 d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在第4和13 d时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科水平上,处理组第4、13和34 d时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 d时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海仙菌科(Halieaceae)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德沃斯氏菌科(Devosiaceae)、产碱菌科(Alcaligenaceae)和束缚杆菌科(Haliscomenobacteraceae)丰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3 d时海仙菌科和环杆菌科(Cyclobacteriaceae)丰度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脱醌菌科(Demequinaceae)丰度在第34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后处理组芽殖杆菌属(Gemmobacter)和脱醌菌属(Demequina)等优势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仙菌属(Haliea)等丰度则显著下降。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第34 d时,处理组丰度前20的代谢功能富集项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糖酵解/糖异生等8项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或能量代谢的功能均高度富集。以上结果表明,糖蜜添加可显著影响凡纳对虾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优化水体菌群结构,并增强其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通路功能,从而提高对虾存活率。本研究为糖蜜作为有机碳源应用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真实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松滋市100个“先打后补”养殖场和289个“非先打后补”养殖场户开展了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抽样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先打后补”生猪养殖场的免疫效果不理想,其猪瘟、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均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80%的标准,“非先打后补”猪场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先打后补”生猪养殖场的免疫合格群体仅为33.33%,显著低于“非先打后补”猪场(P<0.01);禽场H5、H7亚型禽流感个体和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80%的标准,免疫效果整体优于猪场。建议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加强抗体监测,强化技术指导,提升养殖场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全面推进畜禽养殖社会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