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枣庄市从1984年开始将池塘、小水库承包给农户养鱼,渔业以捕为主转为以养为主。养鱼业一分娩,购鱼、放养、售鱼就进入市场,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的淡水养鱼经营体制开始萌发。随着经营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枣庄市渔业产业化已成雏型,被山东省农委列为渔业产业化试点单位。但是,枣庄市渔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要素的产权结构尚不完善;另一方面渔业产业化运行的重要环节的加工业滞后,流通体制薄弱。 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抓好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这是渔业产业化的指南。渔业产业化与“两个转变”密不可分。两个转变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营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渔业产业化的内核是产供销各自主经济主体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优化组合,追求渔业经济资源配置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优化组合的前提是改善经营体制格局,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所以,推进渔业产业化必须抓住“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宋照民 《齐鲁渔业》1995,12(5):31-32
试论枣庄市的渔业发展战略宋照民(枣庄市水产局,277100)1枣庄市渔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枣庄市充分发挥网箱养鱼优势,走社会化服务促产业化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199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08万吨,水产业产值4亿元,以全省第16位的养鱼水...  相似文献   
3.
地处鲁南的枣庄市,从1989年起,利用全市仅有的3万亩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经过短短数年的扩大积累,1994年已发展到9257只网箱,成鱼产量1.05万吨。其中,投饵网箱5184只,产量9067吨,为全省同类养殖总量的40%。正是依靠这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模式,使得枣庄市1994年在全省17个地市中,以第16位的养殖面积取得了第8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的成绩。今年,枣庄市网箱养鱼已发展到12500只,计划产鱼1.47万多吨。 枣庄市网箱养鱼得到蓬勃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一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几年来,枣庄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库网箱养鱼当作“抓两化促两增”(农村经济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增加农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首先,为推动工作的开展,市委书记郭振山亲自到全市库区最贫困的庙岭村抓试点,获得了成功,有效地激起各级领导抓网箱养鱼的热情。其次,以优惠政策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