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能侵染多种茄科植物,它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开发能在田间快速检测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的方法,利用P. infestans T30-4基因组测序数据的contig 1.18131,设计qPCR和LAMP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后得到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通过检测田间收获薯块,比较形态学传统方法、qPCR及LAMP的差异。特异性检测结果发现,qPCR和LAMP仅在含有P. infestans DNA模板的体系有阳性扩增,在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中均无扩增;在优化的条件下,qPCR和LAMP的检测下限可达1×10 -6ng/μL,在有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存在的条件下,引物的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异。利用两种快速方法对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田间收获薯块上检测发现,qPCR和LAMP方法得到的检出率差异极为不显著(P=0.420),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方法检出率差异极显著(P=0.009)。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的薯块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比形态学方法高。其中,qPCR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2.00%、2.00%、8.70%;LAMP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1.30%、2.00%、8.70%。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品种选择、播种、苗期管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以促进增产增收,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垃圾分类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对建立校园分类回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地乐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效果张格成马家骐(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400712)农地乐(Nurele-D505)是毒死蜱与氯氰菊酯复配杀虫剂。该剂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和毒性较低等特点。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3种作用。对鳞翅目、...  相似文献   
5.
哲罗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乌苏里江哲罗鱼(Hucho taimen)精子的超微结构.哲罗鱼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近端中心粒为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部分线粒体彼此融合,形成复合线粒体.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尾部的近核段有许多囊泡包围着轴丝,远核段则无此结构.尾部有对称排列的波纹状侧鳍.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山女鳟幼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4年5月30日-2005年2月30日对人工养殖条件下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的生长特性进行观察,观察阶段为山女鳟初孵鱼苗至11月龄。实验期间水温为自然常温(4.7~16.8℃)。结果表明:在这一生长阶段,山女鳟体质量瞬时增长率与水温变化有关,体质量增长量和增长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高峰出现在5月龄(2004年8月),水温为16.83℃,但山女鳟的最适生长温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体质量增长量、相对增长率与体质量瞬时增长率的变化相一致;山女鳟的生长指标和生长常数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变化一致,并显现出规律性;从体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认为山女鳟幼鱼阶段体长和体质量的生长基本同步,生长式型为匀速生长;山女鳟幼鱼阶段的肥满度与水温变化不一致,随着月龄的变化而波动;饲料的营养配比满足不了各个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因此,对山女鳟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60-164]  相似文献   
7.
[目的]消化酶是反映动物消化生理状况和营养物质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关键作用.消化道的组织形态结构,是认识和探索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机制的基础和途径之一.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研究旨在探讨投喂野生鲫鱼和人工饲料对哲罗鲑(Hucho taimen)幼鱼(初始体质量(6.90±0.04)g)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投喂野生鲫鱼(G1)和人工饲料(G2),每组养殖试验鱼50尾,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水温9.8~16.2℃,pH值7.2~7.6,溶氧>6.0 mg/L,氨氮<1.0 mg/L,日投喂2次.G1组投喂的野生鲫鱼,按其4倍折算,G2组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按试验鱼的体质量前4周投喂率为3.4%,后4周为2.0%,投喂56 d.[结果]研究表明,与G1组相比,G2组胃、前肠+幽门盲囊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前肠+幽门盲囊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而胃和肝的脂肪酶差异不显著(P>0.05).G2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G1组,其中后肠和肝的淀粉酶活差异显著(P<0.05).G2组肠道绒毛高度和纹状缘高度也低于G1组,其中纹状缘高度达显著水平(P<0.05).G2组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粘膜褶皱边缘有破损,纹状缘融合.[结论]投喂野生鲫鱼组哲罗鲑消化酶活性较强且肠道组织结构发育较好,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野生鲫鱼存在资源有限,人力劳动强度大,氮磷排放较高等缺点.随着哲罗鲑摄食能力的加强及对营养需求的提高,哲罗鲑饲料配方还需进一步优化,全面均衡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以 1+ ~3+ 龄北极茴鱼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体重(Y) 和体厚(X1)、眼间距(X2)、体长(X3)、体高(X4)、头长(X5)、眼径(X6)、吻长(X7)、尾柄长(X8)、尾柄高(X9)等 9 个形态性状,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 筛选出影响北极茴鱼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 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 (1) 不同年龄阶段, 与北极茴鱼体重显著相关(P<0.05)的形态性状种类不同, 且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 通径分析在 1+ ~3+ 龄北极茴鱼中分别保留了 4、4 和 2 个形态性状, 1+ 龄北极茴鱼中体长(X3)的直接作用最大(0.34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745); 2+ 龄北极茴鱼中体高(X4)的直接作用最大(0.473), 体厚(X1)的间接作用最大(0.378); 3+ 龄北极茴鱼中体厚(X1)的直接作用最大(0.63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344)。(3) 通径分析保留的形态性状对 1+ ~3+ 龄北极茴鱼体重的总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为 0.943、0.778 和 0.997。(4) 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 1+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90.510+15.345X1+3.638X3+10.473X4+16.884X9, 2+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142.449+29.023X1+81.082X2+27.126X4?47.376X7, 3+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228.922+75.063X1+107.864X9。本研究丰富了北极茴鱼基础生物学数据, 同时为将来人工养殖利用过程中北极茴鱼的选择育种提供待选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9.
野生细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捕的野生细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鳞鱼可量比例性状为:全长/体长1.13±0.02,体长/体高4.86±0.30,体长/头长4.41±0.19,体长/尾柄长6.94±0.72,体长/尾柄高12.53±0.59,尾柄长/尾柄高1.82±0.17,头长/吻长3.36±0.31,头长/眼径5.41±0.52,头长/眼间距2.89±0.26;可数性状为:背鳍鳍式:II,11~13,胸鳍鳍式:I,15~19,腹鳍鳍式:I,9~12,臀鳍鳍式:II,10~14,侧线鳞:108~163,侧线上鳞:24~37,侧线下鳞:23~36,第一鳃弓鳃耙数:15~29,脊椎骨:57~61,肋骨:28~31,幽门垂:70~121。绝对繁殖力2823.25±1237.01,相对繁殖力3.20±1.79。  相似文献   
10.
辽蟹即产于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近两年来在我县的养殖发展迅速。尤其是1993年年底至1994年春,辽蟹的养殖面积增加了上千亩,幼蟹投放量在万斤以上。通过近两年来辽蟹在本地的养殖情况,我们发现它的成活率、规格、效益都是相当不错的。在当前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简称长江蟹)苗种紧缺且价格昂贵的条件下,养殖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