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9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前的商品肉鸡是人与自然合力创造的生长最快而且效率最高的禽类.然而,肉鸡有了这一巨大能力,也就对各种类型的应激变得更为敏感.既然生长牵涉多种生理系统,而且应激的后果都具有典型的累加性,那么,现代肉鸡常常表现出对应激十分敏感就不足为奇了.在各种可能的应激中,最显著的当属热应激,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题目.商品肉鸡对热应激特别敏感,因为其代谢热产量随生长速度提高而增加,而其散热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在高温环境中散热尤为重要,因为在两种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和非蒸发散热)中非蒸发散热的能力下降了.换句话说,肉鸡为了避免过热,必须越来越依赖提高呼吸频率从而提高蒸发散热量.不过,蒸发散热只能部分地补偿散热量的减少,而且呼吸频率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加产热量.  相似文献   
3.
簕竹鸡场位于新兴县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该鸡场共有43人,鸡存栏量6万多只,每月上市3万多只。1989年1—4月已获利12万多元。出售饲料、肉鸡。共得管理费8万元。有鱼圹125亩平均亩产鲜鱼650多斤,年产8万多斤,得纯利10万元。1988年总收入120万元,获纯利36万元。比1986年总收入36.6万元,纯利4  相似文献   
4.
1.选择优质健壮鸡苗,搞好保温第一周龄30~33℃,第二周龄28~30℃,第三、四周龄每周降1℃。精心育雏。第一天饮5%糖水及3%维生素 B 杂水和0.1%氯霉素或0.02%病必宁,第二天饮0.02%高锰酸钾水,第3~6天再饮5%糖水和3%维生  相似文献   
5.
1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1.1酸化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目前,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就是仔猪断奶后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原因之一是仔猪不能分泌足够的胃酸,胃中的pH值多在4.2以上;加上一些饲料原料的强缓冲能力(Bolduan,等,1988)  相似文献   
6.
家畜烧伤:近年来农村屡见不鲜,在治疗时,以选用西药开支较大,同时用药时间长,笔者用制备的“二桐合剂”治疗家畜烧伤Ⅰ度18例,Ⅱ度8例,见效快,恢复早。  相似文献   
7.
8.
美国王鸽(King)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精心培育,严格优选而成。现正在日益发展之中,成为国内外养鸽业的热门品种,很有发展前途。简介于下: 1.评价王鸽在世界上被列为肉用良种鸽之王,受到广泛重视。美国现任王鸽协会主席哈萨德(Hazard)说:“王鸽体壮多产,乳鸽肥大,是高级美食。”国内有关专家评价是:“王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10月21日~23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承办,当代畜牧杂志社协办的“首届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会议暨种猪性能测定员培训班”在北京商务会馆召开。全国各级畜牧主管部门、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10.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