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麦47号产量结构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麦47号适宜于黄淮麦区广大旱地推广种植.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结构合理协调,互补性强;具有相对库大源足流强的生理活性运转能力。实施高产栽培,应降低播量。适当稀播种植。增施有机肥,氮磷配合施足底肥及后期进行3喷。在肥厚旱地和扩浇水地种植,具有更大增产潜力,产量可达300~400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气候变暖下春季升温对小麦抗晚霜冻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以黄淮海北片广适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28为试验材料,在返青-拔节期以塑料温棚日均增温0.86~0.9℃,连续增温28 d左右,至穗分化为药隔期前揭棚,研究不同气候年型下小麦产量对晚霜冻的响应,并以小麦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净光合速率指标综合评价抗冻性。结果表明,春季增温后小麦幼穗发育加快,抽穗提前3~5 d,生育期缩短2~3 d,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8.97%~23.50%,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株高均显著增加。在霜冻发生年(于4月6日晚霜冻,温度为-2.6~-1.1℃,持续时间5h),增温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较对照明显升高,SOD和POD活性及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降低,减产6.8%~8.2%;在正常年份,增温处理的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10.5%~11.3%。这说明春季增温会导致小麦抗晚霜冻能力降低;春季适度增温到药隔期,利用自然低温霜冻或人工霜箱低温胁迫可对小麦抗晚霜冻性进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结合近30年本地区干热风发生分布,讨论不同播期籽粒灌浆95%时的干热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小麦冬前分蘖减少,但春季分蘖增多,适度增加播量可以保证群体成穗数;籽粒灌浆时长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播期在一定范围内干热风发生概率没有明显提升。济麦22在380℃~680℃、周麦18和西农529在250℃~680℃冬前积温范围播种,干热风发生风险保持一致,继续降低冬前积温,干热风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适度推迟播期,降低冬前积温,增加播量,灌浆速率增加,干热风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变化,同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稳定。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最适冬前积温可由先前的约600℃降低到当前的约380℃,冬前分蘖2~4个,是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麦化学杀雄剂不同配方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种小麦化学杀雄剂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HS4配方药害轻,杀雄效果好,小麦雄性不育率达95.5%,天然异交结实率53.9%,且品种间反应不太敏感,杀雄作用广谱。使用时期比津奥啉(SC2053)晚,可以作为小麦备用化学杀雄剂,在津奥啉错过杀雄适期时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玉米带耕沟播模式下机械培土对抗倒性状及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以生产常规模式不培土不化控为对照(T1ck),设生产常规模式不培土化控(T2)、带耕沟播模式不培土不化控(T3)、带耕沟播模式不培土化控(T4)、带耕沟播模式喇叭口期培土1次(T5)和带耕沟播模式抽雄期培土1次(T6),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带耕沟播喇叭口期培土玉米穗位高度比对照降低16.49cm,茎秆田间抗拉弯强度比对照增加30.72%,室内横折强度比对照增加28.50 %,百粒重增加1.51g,穗粒数增加64.09粒,比对照增产20.09%。带耕沟播喇叭口期机械培土不仅提高玉米茎秆的抗倒能力,同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7.
研究长期棉花秸秆还田与施有机肥对土壤特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棉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产量提供依据。以12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棉花秸秆还田配施发酵鸡粪对土壤结构、肥力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氮磷化肥+棉花秸秆清茬(NP)为对照、氮磷化肥+棉花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棉花秸秆清  相似文献   
8.
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宁小麦“天然锈病圃”,辅以人工接种天然锈菌的条件下,杂交组合冬独1号/运83—2正反交F_2对条锈抗性显著不同。正交抗性分离,反交全部感病4级。3个冬独1号作母本的组合,F_2抗条锈分离;3个冬独1号作父本的组合,F_2全部感病4级。表明冬独1号的抗条锈性具有显著的细胞质遗传特点。对冬独1号/津丰1号F_2抗条锈分离研究结果是,其抗感比经X~2测验符合孟德尔一对显性基因3:1的分离规律(P>0.8)。其互作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规律。  相似文献   
9.
黑粒小麦新品种运黑2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黑28(晋审麦2004009)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结合多年多点及山西省区试生产试验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出了适宜该品种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化学调控技术的防霜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不同类型化学制剂促进作物早熟缩短生育期、防霜减灾试验表明 ,利用化学制剂调节作物发育速度 ,有一定的促早熟避霜冻作用 ,且有一定矮化植株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