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6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半堤式拦网养虾又称活水养虾,是一种在海滩筑堤上部用拦网的养殖方式。它比围塘养虾相比具有投资省、资金周围快、水质条件好、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兴起,这种养殖方式越来越受到沿海渔民的青睐。福建省闽东地区1991年以来新增的虾池大部分属这种类型。现将半提式拦网养虾技术要点分述如下:一、虾池结构1.地点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没有污染,潮位较低,地形平坦,能避风浪有腹地的海滩。2.堤坝:堤坝结构视地质状况,一般堤高2米底质较硬的用毛石干砌,中间留2米填海泥作断漏层及插竹竿挂网之用;底质较软的底部用石渣压载,如图。  相似文献   
2.
管角螺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角螺是海产底栖动物,原腹足纲,灰螺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及日本海,生活在近海10余米等深线砂泥海底。个体大,味美,营养丰富,是高级海产品,近年来,由于资源量日趋减少,市场售价昂贵,供不应求,进行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以期作为新的养殖品种予以人工驯化饲养,是很有开发前景的项目,1999年5月笔者进行了管角螺的人工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其幼体发育不同时期特性。管角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现将育轩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寻氏肌蛤(Musculus seilhousei)闽东一带俗称乌鲶,闽南称海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群众野生食用贝类之一。由于它繁殖力强、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因而又是福建闽东闽南对虾养殖重要的饵料来源。目前各地都在发展对虾养殖,广开饵料来源是当务之急。寻氏肌蛤是比较理想的对虾饵料,特别是夏秋高温期投喂,水质不易变质。因此进行寻氏肌蛤的人工增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褶牡蛎是福建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历来是在潮间带的滩涂上,用竖叠石条或插竹进行养殖,一般并不缺苗。但是,个别海区在某些年景,如莆田县湄洲湾,在1961~1963年曾发生过严重缺苗现象、影响生产。又如霞浦县东吾洋插竹养蛎,附苗区与养殖区不在同一地方,一万根蛎竹(可养一亩)要交付六十元作为代管费,且附苗量并不稳定。蛎民盼望的是能附足养殖期较短、产量高的“梅蛎苗”,可是并不年年如愿,常不得不改附“寡蛎苗”(也称“八月蛎苗”)。  相似文献   
5.
<正> 一、概述东吾洋地处闽东沿海,是三都湾内的一个狭口形港湾,自然环境优越,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历来为霞浦县主要的水产养殖区。目前用来进行养殖的总面积只占可利用面积的28.86%(指1981年),还有三分之二的滩涂水面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因此发展东吾洋海水增养殖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东吾洋地处闽东沿海,是三都湾内的一个狭口形港湾,自然环境优越,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历来为霞浦县主要的水产养殖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