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从具有典型歪头病症状的濒死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HJS0526,以确定常德地区黑斑蛙歪头病的病原菌及分析其致病机理。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 DNA序列比对确定HJS0526菌株为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人工感染HJS0526菌株14 d后,实验组歪头症状出现率达90%以上,死亡率高于5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基本一致。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JS0526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金银花和鱼腥草醇提取液对HJS0526菌株具有极好的抑制效果;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HJS0526菌株感染造成黑斑蛙全身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肝、脾、肾和肺等组织严重损伤,表现为明显充血、出血及细胞变性、坏死。米尔伊丽莎白菌对黑斑蛙具有高致病性,感染后可导致黑斑蛙多组织器官功能损伤而死亡。本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常德地区由米尔伊丽莎白菌引起的黑斑蛙歪头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