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0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鲍鱼是名贵的海产贝类,一向被誉为“海八珍”之首。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糖原。不仅是酒席之美味佳肴,而且有调经、利肠、滋阴壮肾之疗效,其壳也是一种名贵药材。因此,鲍鱼在国际市场上销路极好,价格很高,每吨活鲍高达16万多元,养1亩鲍鱼平均一年的纯益可达3万元以上。所以,国内外对鲍鱼的人  相似文献   
2.
裙带菜是一种大型的经济藻类,它菜质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我国于60年代初就开始了裙带菜的人工养殖,由于育苗技术始终没有过关,因此发展缓慢,形不成较大的生产规模。目前裙带菜海上育苗及直接  相似文献   
3.
免疫多糖在鲍育苗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剥离后的杂交鲍苗配饵中,添加 5%的口服型免疫多糖(IPS)的整个试验过程、效果及其分析。平均壳高 2.75 mm的杂交鲍苗投喂添加 5%免疫多糖的配饵,经 3个月饲育平均壳高 13.5 mm,成活率 6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5 mm和3.2%。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发展我国北方海水养鱼张起信(荣成市水产局,264309)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已有400多年历史。最早养殖的品种以梭、鳅类为主,基本属于粗放型。我国南方,由于水温高、费用低、种类多、市场好等有利条件,海鱼养殖业的发展已遥遥领先于北方。如何将北方的海...  相似文献   
5.
张起信  刘宝彬 《海洋渔业》1986,8(3):119-123
<正> 荣成县西部海区的千步港、涨蒙港盛产泥蚶,是荣成县泥蚶资源的主要产区。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泥蚶资源,科学地进行滩涂养殖,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鲍的养殖形式很多,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生产形式。 这里仅就我们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和生产实践,谈谈海底养鲍有关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海底养鲍是一种合理的养鲍生产形式。 所谓海底养鲍,就是采取科学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鲍苗,投放于预先选择好的海 区底部,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态系或半生态系的养鲍生产形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少。海底养鲍不论那种形式,投资都很少,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建设水、气暖配套的生 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购置根橛、筏架、浮漂等养成器材。所以投资和生产费用很少。 2.成本低。海底养鲍不用人为地进行水体交换,不用人为地供暖保温,器材和人工费用都很 少,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7.
3.鲍鱼的养成方法因为鲍鱼的耗氧量较大。所以,一切养成方法都应以尽量达到海流畅通为目的,以促进鲍鱼的正常生长。目前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顺流筏架平养法。大连养鲍的筏架长为63米顺流设置。共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荣成县王连养殖场科学地利用海区,开展多品种养殖,不仅养殖海带、扇贝,今年又在海带养殖区内间养110亩贻贝,总产达500多吨,收入10余万元。其中有4亩  相似文献   
9.
张起信  王淑华 《海洋渔业》1994,16(6):269-270,268
<正> 所谓工厂化养鲍是指在傍海处建起的水、气、暖配套的养鲍车间,将鲍苗在室内的养鲍槽中,直接养至成鲍的一种高密度养鲍形式。 工厂化养鲍较筏式养鲍,投资大、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优点是可人为地控制鲍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除敌害,鲍生长快、成活率和回捕率高。所以,只要认真地研究和解决现在尚存在的问题,工厂化养鲍同样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四、技术管理网箱养鱼的成败与经济效益的高低其关键就在于生产中技术管理。1.鱼苗的运输目前人工养鱼,其苗种来源有人工苗和自然苗两种。其养殖品种繁多,各地因条件不同其养殖对象也不尽相同。其中,河豚、牙鲆、真鯛、黑鯛、黑鲪、梭鲻鱼等,人工育苗技术已逐渐成功,已可为生产提供部分人工苗种。象鳗鲡、鲈鱼、鬼鲉等鱼类的人工育苗技术尚未彻底过关,仍需要依靠采捕自然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