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官坂垦区虾池浮游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罗源湾大官坂垦区虾浮游植物的调查,初步了解是池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虾池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有31属50种;其次是甲藻,8属11种;还蓝藻、绿藻、裸藻、金藻等针对1993年大官坂垦区对虾大量死亡的现象,调查了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和密度变化情况,为在养殖过程中维持水色及控制虾池生物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龙头,体制创新为基础,紧抓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两个关键,推动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海水土池养殖条件下,菊黄东方鲀养殖早期生长速度比后期快,从季节上看,秋季生长最快,其他季节较慢,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3~29℃。体长与体重关系的幂函数方程W=0.05017L2.7866,R2=0.9739,生长近似等速生长。摄食高峰时的光照强度在1 900 lux左右,属于偏晨昏的白昼型鱼类。摄食响应时间短,摄食方式呈从底层向表层急冲吞食膨化饵料,有集群索饵特点,适宜定时定点进行投饵。  相似文献   
4.
余国清  张跃平  周先扬 《西南园艺》2005,33(6):44-44,47
2003年,成都市龙泉驿区果树研究所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农技服务站联合中标了成都市科技局的首届科技招标项目“龙泉万亩黄金梨高接换种示范推广”.2004-2005年,项目组科技人员采用了黄金梨等优良品种的花芽将柏合镇的666.7 hm^2老品种金花梨等进行了高接换种,使高换当年即获得667 m^2产量265kg、产值1 060元;高换第2年667 m^2产量达2 100kg、产值达3780元.与高换前的667m^2产量2 500kg、产值1 000元相比,在高换当年即达到减产不减收;高换第2年的产量接近原来品种,而667 m^2产值增加近3 000元.该镇两年共增收1 450万元.现将黄金梨花芽高接换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2009年,对波纹巴非蛤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幼体开口饵料、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技术等进行研究,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在自然水温29.6℃~23℃,盐度28~34,pH值7.8~8.4,溶解氧4~7mg/L的生境下,受精卵约17h发育成"D"形幼虫,第6~7d,幼虫个体大小180μm×165μm(壳长×壳高),开始变态附着。经约80d人工培育,共获得壳长3.4mm~15mm的波纹巴非蛤稚贝21.6万粒。  相似文献   
6.
1995年12月25日,我局在对“海桥”轮上来自日本的垫舱木料实施检疫时,截获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获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7.
菊黄东方纯在土池养殖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长体重达0.658g,成活率达86.7%。每日有早晨和傍晚两个摄食高峰,每次的投喂时间在1~2h,早晨的投喂量占日摄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早期日投饵率为2.0%~3.0%,后期为1.5%-2.0%,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正常情况下换水量在20%-40%。坚持“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饲料受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因而对水产微生物制剂等新型养殖饲料的开发迫在眉睫。筛选能够分泌胞外消化酶的酵母菌株对水产养殖饲料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洋沉积物为载体,从中分离筛选出能够分泌胞外消化酶的酵母菌株44株。其中能够分泌淀粉酶的有15株,能够分泌蛋白酶的有12株,能够分泌胞外脂肪酶的有21株,能够分泌纤维素酶的有14株,而有两株酵母HY-27与HY-37能够分泌全部四种消化酶。笔者对这两株酵母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Sporidiobolus pararoseus与Sporobolomyces patagonicus,并将之作为开展微生物制剂后续研发工作的重点突破对象。  相似文献   
9.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L)是一种常见的猫科动物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猫细小病毒(FPV)和一些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变异株导致。近期,我国FPL的临床病例数量呈现增多趋势。本文将对FPV和CPV-2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FPL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表现、诊疗手段和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和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结合CRISPR/Cas12a技术的荧光检测方法,以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犬猫皮肤癣菌。以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为研究对象,针对真菌内转录间隔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RPA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建立可同时或分别检测上述皮肤癣菌的荧光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检测灵敏度,通过检测临床样本评价本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RPA-CRISPR/Cas12a在37℃、总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对三种皮肤癣菌的检测灵敏度可低至单拷贝。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以真菌培养和菌落测序结果作为标准,使用可同时识别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的皮肤癣菌crRNA(dermatophyte crRNA,crRNA-DM)和可特异性识别犬小孢子菌的犬小孢子菌crRNA(Microsporum canis crRNA,crRNA-Mc)参与RPA-CRISPR/Cas12a反应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RPA-CRISPR/Cas12a技术可同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