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枣疯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枣疯丛枝与花、叶畸变的症状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描述。病树根部的超薄切片和疯枝韧皮匀浆的部分提纯物在电镜下都检查到类菌原体(MLO)。健树的相应对照样品中未见任何病原物。试验表明:四环素族抗菌素对枣疯病有一定的疗效,少数病树经治疗后,外观康复,正常开花结果已维持两年之久。认为枣疯病是由MLO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正> 苹果锈果病(Apple scar skin diseased)是我国苹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渐趋严重,以致由于防治不力而造成很大损失。大冢义雄于1935年首次报告本病,最初认为是生理病变,继而证明可以通过嫁接传染,认为由病毒侵染所致。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进行大量研究,但迄今未能证实。1982年小金泽硕城提出,苹果锈果病可能是由类病毒所致;陈玮等报告已从病株中提取到两种小分子的环状RNA。1984年,我们从苹果锈果病枝条中直接抽取输导组织液,通过离心富集得到一种细胞形态类似于立克次氏体的难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经对病株花柄和幼嫩果柄超薄切片电镜检查,也已发现病组织内含有这种菌。用该菌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包  相似文献   
3.
张金岐  王祈楷 《林业科学》1990,26(6):567-570
寄生于植物维管束系统引起黄化型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已知有螺原体(Spiroplasma-Like Organism)。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和难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它们均为原核生物。前二者没有细胞壁属于菌质体类(Mycoplasma);后者在70年代被称为类立克次体或类立克次体细菌(RLO或RLB)。因具有明确的细胞壁结构,而且DNA的G—C比值相当于细菌,现已归入细菌类中。类菌质体至今尚未能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大多数螺原体和少数难养细菌虽已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成功,但需  相似文献   
4.
远洋渔船结构设计主要参考《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船长小于65m不需要总纵强度计算;若大于65m,其波浪弯矩参考商船的经验公式确定,而渔船与商船在船型上差异较大,且渔船真实作业工况环境载荷也很难简单地用经验公式计算。本研究考虑渔船实际作业工况和所处海域海情,计算获取更为真实的外载荷,以便更精确地计算渔船结构应力与变形,达到强度评估、改进渔船结构设计的目的。通过SESAM软件建立秋刀鱼渔船三维模型,对渔船丰收返港、空载到港和横倾捕鱼3个典型作业工况进行整船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后舱壁与艉楼甲板、救生甲板相交处,艉楼甲板和主甲板相交舱壁处的应力较大。为此,设计秋刀鱼渔船时建议重点关注这些应力集中区域,做好结构过渡。此外,由于机器布置靠近首尾,鱼舱布置在船体中部,考虑各种典型工况,建议将压载舱室设置在中部,以平衡其重量重心、减小附加弯矩。  相似文献   
5.
 苹果锈果病是我国苹果产区一种传染性病害。到目前为止,除知道嫁接可以传染该病外,其它传病途径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从柿疯病株的1—2年生枝条或根的输导组织中,抽取组织液并离心富集制备样品,经磷钨酸钠负染,和Epon812树脂常规包埋超薄切片,在电镜下检查很多多型性原核细胞,大小不一,长580—1600nm,宽510—1060nm,胞壁呈山脊状波纹,厚约25nm,无鞭毛而周身分布微小疣突,按其形状大小和亚显微结构特征确定为难养细菌(Fostidious bacteria)而不同于一般植物病原细菌,健株制备的样品中未检查到任何微生物。这个结果与前文报道青霉素可抑制和缓解柿疯病症状表现的结果是一致的[1],检查到的这种难养细菌认为是柿疯病的病原物。前已证明,柿疯病可以嫁接传病,并对该病的症状作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1],本文报道柿疯病病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寄生于植物维管束系统引起黄化型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已知有螺原体(Spiroplasma)、类菌质体(Mycoplasma)和难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均为原核生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